湄潭翠芽茶包装设计公司_设计之星获奖最多者
、9号观察·专访 2015年5月底,拜访了贵州,采访了“绝对贵州”组织中的一些设计师们。和他们聊在这片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的土地上的生活、工作感触,听他们走访原生态少数名族村落的故事,通过他们的言语了解和感受这个中国西南地区山城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他们有的还坚守在设计师岗位的一线;有的经历了磨练带领团队一步步成长;有的研发设计创新文创产品;有的开始建立自主品牌;有的熬了多年,产品及品牌终于成熟,又转身进入了展示民族风貌的艺术创作中…… “9号观察”全部采取观察员实地采访的形式,一个一个城市的走访,和这群有意思的设计师们聊天,很能从某一层面感受到区域的差异。贵阳的设计师们热爱这片民族风情浓郁的土地,这里的文化滋养了他们,给予了他们与众不同与生俱来的文化语言。他们对于旅游发展以及进来讨论热烈的民艺复兴、文创发展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设计师也有所践行。 在首页的“文创推荐”“2015绝对贵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是2015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团队三十多家创意团队、工作室、设计师和贵州各相关专业高校在校学生,以积极的创作激情参与了这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希望我们的走访以及对于大赛作品的推介,能让更多的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看到在这个当下的贵州设计师们作出的努力,他们在身体力行地探索民艺创新的方式,给予了这些流传已久、自然珍贵的民间工艺,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以全新的可能性。 这一期的采访,是我们到贵阳认识到的第一位设计师朋友,年轻而充满设计活力。他就是土生土长出来的侗族的孩子,来看看他和他的作品,以及他如何从本土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的吧。 “笨鸟先飞”的侗族小伙——石昌鸿 石昌鸿简历 上行设计合伙人设计总监石昌鸿,出生于贵州黔东南的侗寨,侗寨人热情好歌,侗寨的建筑和独特的民间艺术培养了我对艺术独特的感知能力。08年于贵州师范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毕业之后,接近疯狂的创作,使我对字体和图形的设计提升很大。2010年加盟上行,任设计总监一职,为上行设计中流砥柱。主导众多品牌形象整体设计,对品牌设计情有独钟。设计风格集现代与传统并存,擅于巧妙设计图形的正负空间关系来达到形意结合,擅长创作东方简约主义与富有禅意的图形。作品多次入选《亚太设计年鉴》7、8、9、10卷。作品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多次获奖作品也多次被国内专业设计书刊收录。9号西瓜:您怎么走上设计师这条路的?石昌鸿:我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起步点低,我有一些自卑。我一直觉得自己属于笨鸟先飞的人,因为知道自己很多不足,只好一直努力,多学些。一开始就是画画,但是最早其实对画画也没什么概念,凭自己的喜好瞎画。到了高中要高考什么素描,水彩这些都没学过,集训了一年,运气好考上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到了大学才算正式学习绘画。刚上大学,我其他课程都好,就是绘画都是倒数的,我很自卑,所以我想从其他方面弥补我绘画的短板。在大一其他同学还在玩的时候,我已经自学了flash、网页设计、ps这些软件,所以我的专业起步比别的同学高。大二开始接触设计课程时,其他同学还在迷茫,我已经可以做出作品了。这让我觉得自己也许有一些设计的才能,我拼命地看图书馆的书学做创意设计,大学图书馆有关设计的书几乎都被我借了个遍。因为我的努力,慢慢地在设计专业变为了尖子生,也拿了很多奖项,同学们也开始对我另眼相看。大学里同学们都忙着去各种各样的证,我没有,因为我不想给自己留后路,学校放假大家都是出去玩,我就闭关专心做作品。我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要求自己每个阶段要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记得做毕业创作的时候,我的方案在老师那里老是通不过,让我改了很久,我有些不高兴觉得老师没眼光,因为别的同学的作品很容易就通过了,好像故意挑我的刺。后来老师和我说,昌鸿,我觉得你在设计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要对你严格些,也许你现在不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但以后你会理解的。确实,现在我非常感谢那位老师。作品-八零后生作品-须弥间作品-亮欢寨 9号西瓜:您和郭超老师都是对贵州传统文化十分关注?石昌鸿:毕业时曾想到杭州(那时很喜欢这城市)闯一下,但最终没去成,虽有些遗憾但我幸运的进入贵州很牛逼的一家设计公司。时老板(也是我的恩师)很耐心地教我,在他那学会到了很多,包括怎样分辨好设计,对设计细节的洁癖,怎样学习设计的一些技巧方法和对做人做设计的态度等……我非常感激他。后面自己遇到了一些设计瓶颈,想挑战自己,尝试到一个新的环境,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郭超,在学生时期我就专门有个文件夹收集了郭超的设计作品,他设计的东西很有贵州本土文化特色。他将文化挖掘得很好,让人眼前一亮,我决定一定要拜访他一下。见面之后发现我们很聊得来,后来我就去他的公司上班了。草图9号西瓜:您的作品也有贵州的感觉呢。石昌鸿:对,很多人说我是个比较典型的贵州设计师。贵州的少数民族特别多,比如苗族、侗族。而我就是侗族人,我从小就接触这些民族元素。不管是风雨桥或鼓楼上的民间装饰画,还是老人们在苗绣或蜡染画的图案,让我们耳目濡染。9号西瓜:你们在传统元素中也加入了很多新的东西?石昌鸿:对,每个月我们会花一两千块钱来买书,学习一些国外优秀设计。比如以前我们并没有想到能够将“傩戏面具”做得那么可爱,同事还把他能做成qq表情,这是与时代变化挂钩的,不像以前的表现形式那么单一。作品-鸟语屋 9号西瓜:您的作品中很多是用字体来设计的?石昌鸿:郭超的写字能力很强,中国的字也是我们两共同的爱好,我们经常一同探讨钻研。一直到现在我也在不断学习,我喜欢从字里寻找有意思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连笔或在字体结构中的某部分做特异,不巧不合适的东西我宁可不做,太花哨的东西不耐看我也比较反感。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如果做不好字体设计,还能做得好什么呢?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是定制化,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有些图形做得模棱两可的,像这样又像那样,换个名字也成了,字体设计就不一样了,绝对的独一性。9号西瓜:平时会写写画画吗?石昌鸿:画画不是我的强项,我倒是经常写字,今年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做100个字体设计,平时我想到什么词,就会开始设计,目前已经做50个了。要设计又简单又好看的字体是不容易的,设计师要懂得要深入浅出,深入的设计读懂背景,读懂要求,最后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来出。9号西瓜:为什么最后您选择留在贵州呢?石昌鸿:我觉得我留下来是对的,曾经有段时间对民族的东西蛮反感的,但后来做了些许关于民族产品开发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发现的确是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贵州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就像马云说的三十年前你可能错过了广东深圳,三十年后你千万别错过贵州,我相信贵州会慢慢发展起来。我们是有本土情节的设计师,从小我们身边就充斥着民族元素,做起民族风格设计会很有感觉。虽然目前贵州的起步比较困难,但未来的前景一定是很好的,所以我们一定不会将民族特色风格的设计丢下。我经常和本土设计师讨论,我们贵州的设计师应该多磨磨刀,贵广高铁的开通,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以前是交通不发达,其他大公司进入贵州还是很少,现在交通方便了,广州深圳的设计师来和我们抢饭碗吃,而我们连自己本土的优势都把握不好,那就完了。他们的效率与节奏我们无法比,如果他们做得又快又好,那客户肯定选他们。9号西瓜:公司会引导员工做一些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设计吗?石昌鸿:会,每个月我们会要求公司里的设计师自愿交两三件业余时间做的作品,然后请绝对贵州中的大佬给他们当评委点评,我和郭超不会参加,为的就是锻炼他们。他们都是自愿参加,评上一等奖还能有奖金,又能有奖励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都很积极。我们希望他们能给自己些压力,如果能够超过我们,我们会很开心,公司墙上挂的作品很多都是他们做的。我们绝对贵州下面有一80后生的设计沙龙,我是发起人之一,每个月我们都会有一次活动,人数不多40~60人不等,会邀请国内比较优秀的设计师来和大家分享经验,这个活动已经顺利进行12期了。9号西瓜:您觉得设计与商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石昌鸿:哈哈这问题有点难哈,我个人认为设计是商业成功的催化剂,商业市场又是设计的最佳土壤,二者相辅相成,不可片面的谈论,好的设计在商业中,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和巩固品牌文化,从而使品牌价值最大化。而有了成熟的市场才会对设计更多的重视,设计脱离了市场将会南辕北辙,所以说设计和商业是并存的,少了哪一个都会变得没意义。我个人喜欢陈幼坚,李永铨先生的作品,觉得很接地气,他颠覆了很多设计的概念,他设计的产品既是艺术的也是商业的。9号西瓜:很多设计师觉得做商业设计就代表他们要妥协些什么,您怎么看呢?石昌鸿:并不是这样,好的设计是需要沟通,妥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很多设计师怪客户不懂,不是客户不懂,是你的东西还不能很好的没说服他,客户是可以引导的,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只要一心为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听,如果还是没用,其实可以考虑是不是还要合作。有时候设计师会抵触客户提出的意见,有一段时间我也存着这样的心态,但后来我按照客户提的意见修改后,发现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客户他是从市场角度看问题,同时他也比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所以我们需要慢慢让他们理解我们的用心。作品-艺素9号西瓜:您觉得新人设计师有什么特点吗?有什么建议给他们?石昌鸿:哈哈都还是新人呢?建议嘛,我觉得是现在的年轻设计师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设计上,他们不愿意加班,我经常和他们说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就能够变得很厉害,现在你的加班是为了以后能不加班,很多成功设计师他背后的努力是你没有看见的。我说这个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员工加班,我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上班时间,最大化工作效率。看得再多说得再多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动手做了,你才能积累经验。很多人问我是怎么进步的,我说,多动手做,就像我现在还会给自己布置任务一样。多练习,多尝试不同方式,积攒经验,以后就能够放到我的实际案例中,活学活用。作品-寨生再生 9号西瓜:您觉得对于设计师来说,还有什么方面是很重要的能力呢?石昌鸿:我觉得提案能力很重要,提案提得好,能够让客户觉得你的作品很有意思,有兴趣看下去。提案是个引导客户思维的过程,对于客户可能会提的问题要提前想好,预想好该怎样回答,这是一个思维的整合梳理。如果提案能够恰到好处的挠到了客户痒的地方,是种很重要能力,客户容易为你买单。如果提案时你说了半天客户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客户又怎么会认同你的提案呢?设计师必须知道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坏的设计。有品位、品质,经得起推敲,能够促进销售作用的才是好设计,只是长得好看并不算好设计。作品-明图9号西瓜:除了设计,您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石昌鸿:我很喜欢看电影,几乎每天都会看一部电影。电影就像是一本书,当我没时间看原著时,我会看些电影,从中感受它的思维方式。我会思考电影画面的构图与色彩,思考为什么国产片与外国片的差距这么大。我还喜欢收集邮票、古钱币、老广告,这个习惯是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有的,设计师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库”。我将自己的资料库都分类得很清楚,所以我做设计的速度很快,我看那些资料不是为了抄袭也不是借鉴,而是为了避免重复,如果市场上已经有这种类型的,我就避开。作品-佐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