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包装设计公司_工业设计大赛获奖最多者
设计、射击,有的放矢——潘峰 潘峰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师 贵州博睿广告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创意总监 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 副秘书长 荣誉 国家级以上专业领域获得奖项几十项,其中金奖5项 “绝对贵州创意联盟”发起人之一、核心企业成员 2011年公司荣获中国设计三十年“设计事业创新机构奖”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品牌形象顾问及设计机构 2011年创意总监潘峰荣获中国设计三十年“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 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会员 CCII首都企业形象研究会全权会员 上百件作品在国家级专业年鉴上发表 第三届《包装与设计》新星奖铜奖 第三届《包装与设计》新星奖优秀奖(两枚) 第三届《包装与设计》新星奖入围奖 ( 三枚 ) 法国 . 中法文化交流设计展金奖 法国 . 中法文化交流设计展银奖 首届中国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金奖 第二届中国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贵州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会徽征集特等奖/ 采用奖 CCII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优秀奖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会徽征集优秀奖 “东+西”国际海报双年展入围奖 【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赛金奖 【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赛铜奖 国际商标标志设计双年展优秀奖 一见潘峰大哥还真觉着他有些行走江湖的大哥范儿,他喜欢射击、喜欢玩枪,在公司的露台还给我们过了过手瘾。说起自己现在是教师,但是应该是学校中和传统教师团队最为对立的一位,他希望给同学们新的学习引导。聊起团队的起伏,他唏嘘中带有些这面对江湖风浪的释然。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字说,现在要“守拙”。9号西瓜:听说您的创业历程很是曲折,能具体聊聊吗?潘峰:我从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开公司,失败了3次,博睿是第4次创业。专业人才创业,必须重新学习和解决很多专业以外的事情,财务、税务、业务、责任、权利、利益......前面的失败现在看来时必然的。第3次失败很惨,倾家荡产的感觉。值得肯定的是面对失败,我们的团队很执着,从来没有畏惧过,从来没有。每次失败的第一反应就是重新再来,甚至没有时间的间隙。之前的失败,让我们有了量的积累,而抓住机会让博睿有了第一次的质变。2011年,国家在贵州举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这是贵州第一次举办全国超大型活动。大家看到的运动会举办时间是10天,但实际从征集标志开始,一共准备了近3年。略有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那时博睿团队才建立不久,也是我们公司最艰难的时期。几个一穷二白的80后,吃住办公都在一起,也曾经几个月发不了工资,四处借钱周转。就这样凭着信念坚持着,直到运动会筹备工作结束,相应的款项进账,我们才活了过来。9号西瓜:您公司的设计是如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呢?潘峰:这样的大型运动会,标志、海报、吉祥物、会歌都是以征集的形式来进行的。而说到征集,你们懂的,设计师都有点怕,怕内幕、怕没背景、怕无用功、怕专家领导的特殊审美,哈哈。我们也怕,不过我们有其他的思考点。第一,针对中国的运动会形象,大家百度一下就知道有多惨,而我真心不想在贵州办的这次盛会也是那种鬼样子,我们有机会去改变,我们就不应该放弃;第二,我是贵州人,我是仡佬族,我是设计师;第三,这样的一次盛会,其形象工作绝不仅是标志、海报、吉祥物那么简单,针对我们公司,这是一次绝佳的商机。更好的动机,带来良好的过程,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工作中。着眼全局的设计理念,接地气的民族文化提炼,我们把一只代表贵州少数民族精神的牛角,演绎、贯穿了整个盛会的形象。在征集终评中,陈汉民老先生选中了我们的标志与海报,也成为了我们的敲门砖。后来,我们在没有委托的情况下,自发对运动会的整体形象进行了延展设计,比如奖杯、奖牌、火炬、服装、场馆、导视等等。就这样一步步的,思考在客户需求之前,最终成为九运会官方的合作伙伴,负责设计和执行了九运会的整体形象。 9号西瓜:这样成功的政府案例对于你们的商业案例有帮助吗?潘峰:会的,贵州人都知道那次九运会,也很肯定我们做的视觉工作,提到这个案例大家都会赞扬,因为如此庞大、繁复、时间跨度大、还不能出丁点错的项目,肯定是个很靠谱的团队干的。去年,贵州成立了航空公司,要做企业形象,这是较为庞大、整体的设计项目。邀请了6家专业公司PK方案,最后我们胜出,就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团队,可以完成更庞大、更整体、更专业的工作。9号西瓜:您觉得像九运会这样的大型项目,从哪些方面锻炼了您的团队呢?潘峰:最重要是责任感和自信心,这样的国家项目,时间跨度大,工作项目复杂繁多,沟通协调的对接单位也很多,出不得错。之前也没觉得怎样,直到开幕式举行,看会标与国旗同时升起,看几十万人在我们营造的视觉氛围下欢呼雀跃,我们才发现自己干了件不错的事情。很大的提升了团队的自信心,这是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的收获。另外就是团队协作,这是我们在能力上的收获。9号西瓜:您公司旗下的品牌部曾经叫设计部,客户能够理解设计与品牌的转变吗?潘峰:以前的贵州是三线城市,产业也比较单一,设计市场薄弱而混乱,相对北上深广,甲乙双方对设计的理解和运用都落后很多年。贵州还有大部分的客户不理解设计的价值,也缺少品牌经营的意识。他们认为再好的创意说出来也就一句话,再好的设计打印出来也就一张纸,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开展工作相对会难一些,物质上的收获也会少很多。不过还好,现在贵州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发展的速度与势头都不错,外来的机会与竞争,会让行业越来越成熟。针对品牌,我们是平面设计师出身,以前我们自身对品牌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视觉上:LOGO、VI、包装、广告画面。但品牌是多元化的概念,有营销、生产、研发、设计、推广等策略与执行。所以以前我们只能叫设计部,客户理解的品牌也是停留在视觉上。后来我们引进人才,加强了在营销策略、市场调研、产品线梳理、推广策略的专业能力,能够为客户解决更多更长期的问题。我们会详细的给客户引导品牌的概念,并在设计合同之外,赠送一些品牌服务的内容,与客户一起成长,逐渐建议长期的合作关系。现在我们已经有几个很不错的全案客户,包括贵州本土最大的牛奶品牌、银行等等。也有些对品牌有想法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拿不出做品牌全案的钱,我会给他做一个短期全案,定好框架逐一执行,费用上也会有折扣。有一点公益之心,也是希望好的客户可以一起共同成长。 9号西瓜:您是科班出身,您感觉这么多年整体的设计大环境有什么改变呢?潘峰:有改变,但比较缓慢。我从教师的角度讲一个问题,那就是设计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我见过太多专业不错的学生,还没走上设计的职业道路,就被父母要求去考公务员、考教师、做生意......毕业了做设计的不到十分之一,教书10年里的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是这样。这就说明我们的行业、市场环境、价值认可都很不成熟。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甲乙双方都要承担的。9号西瓜:为什么在您公司的低潮阶段,曾经八个月发不出工资,您手下的员工还愿意坚持跟着你一起挺过来呢?潘峰:我们都是80后的农二代,品德品行、价值观都高度一致,以诚相待,目标一致,自然能够共度难关。我们公司的英文名字是 better thinking,better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家庭、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作品......是这个,把我们交织在一起的。同样我们团队氛围非常好,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氛围。工作中有职责不同,但在生活中都不会有上下之分,像一个家庭,一帮兄弟姐妹,在一起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所以我很骄傲的是,我们博睿的人才流失率很低。9号西瓜:您觉得评定好的设计是否有什么标准呢?潘峰:学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答案是:适合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需要创造思维和创新,但也要有理有据,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产品上。漂亮,必须建立在信息传递有效的功能性之上。所以我们公司的设计出品,也整体趋于理性,所有的方案都是理性的推导与感性的审美相融合的结果。 9号西瓜:面对客户有特定的喜好,但并不适合他的产品,您会怎么做呢?潘峰:首先我们会想尽办法来引导客户采用我们推荐的方案,提案是我们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强项,通过提案来展现设计的过程、思考方式、设计导向的原因、设计的价值等等。品牌部很少遇到无理的修改意见,政府项目容易出现领导喜好,我的处理方法是:原则之内,在商言商。9号西瓜:您接触了那么多新鲜的苗子,您觉得几年来,新人与以前的设计师相比有什么变化呢?潘峰:70后的设计师很多是学美术、学工艺的,功底扎实;我们80后的设计师嫁接在手绘与电脑技术之间,与设计市场一起成长,相对中庸实干;90后的新人,从小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思维上无所畏惧,对“设计在设计之外”的理解和体验更多。但是我个人感觉90后设计师不够文艺精神。9号西瓜:您对新人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吗?潘峰:首先新人得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设计,如果不喜欢,不能从工作中获得趣味、价值感,怎么能做得好,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做这行,那么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第二点,我认为积累经验与沉淀是很重要的,20~30岁这十年不要太在乎钱与物质,把自己当成海绵,去不断吸收学习。我也时常反省自己,曾经我为了赚更多的钱分心了,去做了投资,但收获的效果很差,所以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守拙”,做我自己该做的事。9号西瓜:平时生活中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潘峰:酷爱射击,弓箭、弹弓、BB弹......喜欢远远中靶的感觉,有的放矢,就像做设计一样。也巧,我们团队里很多人都喜欢射击,这很有意思,可能真的是臭气相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