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茶包装设计公司_华帝设计大赛获奖最多者
潜心民艺之美——刘一意 刘一意1969年12月生于贵州长顺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结业于文化部全国画院首届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画院学术委员民间美术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贵州省甲秀文化(“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创立太阳鼓纯手工银饰定制品牌发明了银饰新型工艺并获得发明专利其设计的太阳鼓银饰系列产品多次荣获贵州省“两赛一会”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并有多款作品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见到刘老师,是在青岩小镇的太阳鼓银饰店中。从青岩一路入城,城口围着帷幔正在施工。入城后一派人头攒动,一排翻新的店面,一大部分似乎和各处的旅游景点中汇集的义乌小商品超市没啥区别。耳边云南的手打鼓加着滴答滴的乐声。身边的小朋友们玩闹而过。往深处走去,在一个分岔路口的拐角看到太阳鼓,乍看起来甚至淹没在了花花绿绿的各色商店中。入店看就发现了小店的精致,每款商品设计精巧别致,旁边注释着设计师资料。墙上排挂着刘老师的几幅白描苗女头饰图,很是引人入胜。刘老师温和地领我们拐入巷子,进入深巷,才真正感受到贵阳的设计师口中自然古朴的青岩小镇。我们的采访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也更有特殊的语境嘞。 太阳鼓——全手工银饰定制品牌 让时尚回归手工 让时尚回归自然 让时尚回归人性 刘老师设计产品—— 凤求凰——凤求凰—你为风,我为凰,凤凰于飞,鸾凤和鸣。 清梦幽荷---神清气爽的墨绿,细细幽幽的芬芳,不与群芳争艳 石生花---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 9号西瓜:您先前创办了自己的手工银饰品牌?刘一意:是的,太阳鼓原创手工银饰是我创立的品牌。创立这个品牌首先是因为我对民间手工文化很有兴趣,在过去的20年里,我走过贵州80%的苗寨,以前是为了考察工艺,现在是为了写生画画,苗寨的民族文化和手工文化令我震撼,我觉得这些东西太可贵了,有做的价值!并且这些宝贵的文化正在消失,我也有一份责任为它的传承、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05年贵州政府开创了“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与能工巧匠手工艺品大赛”,我有幸做了几届评委。在这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贵州的手工艺资源的价值和潜力,我个人认为政府打造“旅游商品”的概念是低估了贵州民间手工艺的价值,贵州的手工艺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贵州完全可以定位成“中国手工艺之乡”,贵州手工艺品应该面向更广阔、更高端的市场,这件事没有人做,那么我就自己来做这个实验,所以我创办了这个品牌。十年过去了,这个品牌现在基本能自己运行了,过去十年的路很辛苦,不过也很值,我最欣慰的事莫过于这个品牌被大众认可和喜欢。9号西瓜:您如何在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合现代市场的改变中做平衡呢?刘一意:虽然我们在做商业,但是我们也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我们该秉承变与不变的原则:既然是传承,基因是不能变的,变的是形式而已。苗族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也一直在变化着,但其中有很多不变的因素,例如在他们的服饰图案中有一部分被称为“妈妈花”的图符,这些图符被一代一代妈妈手把手地教给女儿,是不允许改变的,几千年下来,图符里的故事改变了,图符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图符保留了中国上古时期的造形手法,可能肇始于新时器晚期,苗族服饰图案又是充满变化的活力的,比如苗龙,它千变万化,与花鸟鱼虫随意组合,生动有趣,这与汉文化里的“龙”的概念完全不一样,非常有意思。太阳鼓原创手工银饰的与众不同,就在于这种变与不变之间,我们学习他的造形手法,学习他们天人合一,与自然相融的精神理念并加于应用,我们保留了民族工艺传统,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所以我们的产品是自然的、民族的,我们的产品也是时尚的,更切合现代都市的韵味。我们还在摸索这条路,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能慢慢走。9号西瓜:怎么样才能将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结合呢?刘一意:现在中国文化趋于回归,人们意识到“拿来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必须回归本国传统文化寻找优秀元素,这是民族文化的回归与复古。我们的结合必须遵循这样的大文化趋势。同时,回归并不是一尘不变的照搬,就如汉服,你现在做个什么仪式、拍照穿穿没有问题,如果天天穿着上班、出行,肯定就不对了,但是在我们的时装里是可以借鉴汉服的元素的,借鉴好了,还能大大地出彩。这种结合是很灵活,也因灵活而充满生命力。我们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并加入了新的想法。同时我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提取元素,将这些元素应用到时尚设计之中,于是,新产品产生了。当然,这种提炼和结合都是很花功夫的事,在06到10年间,我们曾收集整理过大量的民间图案,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宝库,而现在我们的每一款产品从设计到上市至少要三个月的周期,这也是我们产品的价值所在。9号西瓜:您不但做设计,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还花很多的精力在美术上。刘一意:一个人的80年人生就像一个80集电视剧一样,这一生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是很重要的,年轻时无论我有多少冲劲多少创意,我内心还是认为我是喜欢画画的人。我想画画不只是为了彰显个性,而是想把它与文化更深入地融合。现在我将绘画介入这个品牌,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天10个小时不断的在学习和练习。,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多留下点东西,我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做美术创作。城乡变奏曲之一、二 9号西瓜:您一直在画苗族元素绘画,包括民族服饰、头饰等等,您觉得您会花多少时间来做这件事呢?刘一意:一辈子都做不完,我收集民族文化与下乡已经20年了,近两年我才正真开始动手画。这个系统的创作严格来说并不是资料的还原,而是一个再创造的绘画作品,是一种绘画型的文化保护。很多进店的客人会询问这些画的价格,但我没想过要卖。我喜欢绘画,所以我觉得从早画到晚,是一种乐趣,我不觉得累。9号西瓜:您这么热爱绘画,当初为什么选择做设计师呢?刘一意:人生总有很多说不清楚的机缘,在九十年代初期,刚踏入社会的我要生存只能做设计,我很感谢这二十多年的设计经历,它给了我对形的敏锐和更切合时代与市场的表达能力,当然,我更热爱画画,与设计相比,画画更象在一片自由的天空里飞翔,很适合我这样自我观念很强的人。霾殇之入地无门 霾殇之上天无路 9号西瓜:您作为设计师创立自己的品牌这种思维在贵州是最早的一批,作为一个开拓者,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刘一意:我在深圳工作了几年,当年流行中国风、波西米亚风,有一个箱包厂觉得这些风格有点做烂了,于是我带他们来贵州找中国元素,他们非常感兴趣。后来我们合作设计了一批女士包,他们在意大利米兰拿订单。那时候我就看到了这种转换的价值,但当时的我不知道这个过程是如此艰难。创立这个品牌过程中,最艰难的是该如何把这些松散的资源规范化。初时常常有客户和我反映,你们的产品乍一看很精致,但仔细看却很粗糙。苗银是很精致的,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手艺人有个习惯,不打磨,要求他们打磨这一过程,就花了我很长时间。那时我和手艺人说达不到标准就要重做,但他们一直来并没有什么标准的定义,所以他们不愿意。这些情况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这也是手工艺品与市场化的矛盾所在。意大利之所以能够做的这么好是因为他们有无数的手工坊在支撑着,并且历时悠久,形成标准化。手工是可以制定标准的,但这个标准只由我们一家企业来制定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行业与政府都能够参与就会简单很多。我们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这个行业的混乱,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我们的一款新品从研发、反复打样到成品上市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周期,加上一定是手工制作,我们的产品当然也要贵些,但这些产品却在市场上被仿制,还有些被机器仿制,以低廉的价格售卖,而购买者真伪难辨,给我们带来很大有冲击。我们有一款产品现在已成为黔东南旅游商品中的通用货,几乎卖银饰的地方都有它,却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很无奈,就算是我们为这个市场做的一点贡献吧。9号西瓜:做第一个带头人总是辛苦的。刘一意:总要有个开头,我们在将手工艺市场化的过程中,还是将这个过程想得太简单了。整个中国的手工市场还未形成精致化的概念,贵州旅游产品中的手工品在多数时间里更是等同一粗制滥造,只能是等待这个市场的成长。同时在都市中,接受高端、精致手产品的消费人群的人数近几年在不断增长,这是一个好趋势,但还够不多。9号西瓜:您的太阳鼓银饰品牌是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您邀请了很多年轻设计师,以他们对手工艺品的涵养与新思维碰撞,设计新产品,您认为会产生更好的局面吗?刘一意:会,我们的转换思路是目前贵州手工市场可以借鉴的,在推原创品牌同时可以带动设计师品牌。我们的设计师团队有兼职也有专职,我们在产品宣传时会强调设计师个人品牌。我们的产品不需要工业性很强的元素,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找时尚,运用得更多的是花鸟鱼虫这些自然的元素。贵州很难找专业的手工艺品设计师,我们招来的人员很多是从平面设计转过来的,但只要他们花上半年时间了解手工艺品,就能够进入状态。我们能够凝聚起这样的力量,是因为这些设计师们都很喜欢手工艺品设计,能够找到乐趣。也有很多高校年轻老师来兼职,他们非常有创意。9号西瓜:设计师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家,有市场的理念,也有美学的标准,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很容易迎合市场。老手艺人则很少会愿意创新,通常是延续传统的角色。刘一意:这点我深有感触,很多其他城市的学生会主动来我们手工艺人这儿学习打银饰,他们对这些很感兴趣,有一个银匠是工艺大师,很多高校还会请他去讲课。我觉得这是传承千年文化的好方式,甚至可能碰撞出新元素,发生好的变化,“灵则活、变则通”,年轻设计师很有很多很好的商业创意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将银饰与刺绣结合,这是首创,现在很多人也在模仿我们。也有很多人说我们银饰上的苗绣民族味太重,但戴上后真的很时尚。这就是一个创新。 9号西瓜:这也是大环境使然,很多国际大牌也都有各自区域的名族风产品,如果我们能够很自信的展示我们的民族风,我相信我们也能站在国际舞台上。刘一意:在贵州做文化,会越做越有兴趣,目前的文化氛围正当其时。我认为贵州的设计群体的设计应该要有“贵州味”,以区别于其他设计师群体。外面好的设计太多了,“贵州味”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基因。现在苗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与交融,就像一个田边穿着苗族盛装的女孩与上海大都市时尚女孩相遇了,相互欣赏、倾慕。时尚女孩被苗族盛装所惊艳,苗族女孩为都市的时尚所吸引,她们因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需要一个翻译才能相互沟通,而设计师就充当着一个翻译的角色。贵州的民族文化已经流失了很多。现在的苗寨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传统技艺后继乏人;现代生活的冲击,加上多年来文化教育的单一化,使得年轻一代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可能是毁灭性的冲击;我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我有一种担当,愿意为之做点努力。我想,如果苗寨里的年轻一代能看到这种文化的价值,他们就会自豪地追随这种文化,这种文化才能保持活力地发展、传承,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的死文化。9号西瓜:听您这样说,我突然明白您之前所说的手艺人并不把手艺看做商业化的东西,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刘一意:对!这是这个民族必不可少的文化,现在依旧有很多苗寨的小女孩从七八岁就开始绣自己的嫁妆,一套嫁妆要绣十多年。这样华贵的苗族服饰,是用钱买不到的。如果你在苗家的节日来到苗乡,你会发现他们的文化归属感非常强。我们曾请了很多优秀的绣娘,我觉得她们已经绣的非常好了。但她们常会把自己认为没有别人绣得好的绣品拆了,因为以前的苗族习俗是女孩子绣工不好会嫁不出去,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绣得没有别人好,自尊会很受伤。 9号西瓜:从商业运作来说,该怎么做才能将这样的文化瑰宝伟大的一面体现出来,但又不进行太过商业化曲解或是破坏。刘一意:这种破坏已经很难避免。现在很多老村寨已经被破坏了,保护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挖掘机的速度。一旦开始旅游开发,苗寨宁静的生活就完全被打扰,从手工艺品到宗教仪式都变成了廉价的商业运作,文化在消退,手艺也在失传,村民在现代教育与对民族信仰之间无所适从,民族文化的认同消隐于经济追求之后,当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质朴,村寨也失去了韵味。这样的文化破坏太可惜了。今年十月我将在俄罗斯开展一个讲座,主题是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上古文化的关系探索。苗族服饰中的一些图案可以追朔到夏商时代,是文化活化石,这些元素之所以能代代相传下来,是因为在这个文化里,他们被定义为“母花”,每一个线条和图案都藏着种族的秘密,是绝对不能变的。在苗族的舞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越传统的舞蹈,越是以几个特有古老动作重复的转动,这是远古先民的意志,也是宗教、信仰的渗透。我个人认为,咱们贵州需要形成这样的文化背景:一个对本民族根性文化的认同,对民族信仰和仪式的尊重的文化背景。我个人的力量太有限,我只能在公司产品开发和个人创作中,不断发掘民族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尊重他。也许对于我们的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来说,给贵州这片土地的民族文化足够的敬重与尊崇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9号西瓜:目前很多设计师创新是“技”的创新,但“艺”并没有创新,也许他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些什么,不只是看看传统文化,而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刘一意:“道”与“艺”的欠缺,使得大陆的文化环境相比与台湾日本,会偏弱些。这的确是我们设计师应该要考虑的问题。中国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批判传统文化,这肯定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在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只是学习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回归,在我们灵魂深处需要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清晰自己在这个文化系统,也就是民族系统中的定位,我们的才知道自己行走的方向。9号西瓜:目前品牌还有什么样的技术上的困境? 刘一意:我们是一帮设计师、一帮文人在做这个品牌,营销观念会偏弱些,这是我们做的弱点。我们很渴望市场的支持和资源的整合,各自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这股力量一定会更强大。如果我们有一支热爱传统文化的市场营销团队,我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 太阳鼓原创手工银饰品牌 用时尚设计理念与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市场上独特、精美的全手工银饰品。 太阳鼓追求原创,坚持全手工打造,让时尚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本真和时尚韵律。每款太阳鼓手工银饰品,都是太阳鼓设计师用心灵与自然对话的记录,每款太阳鼓手工银饰品,都是太阳鼓手工大师经过27道复杂手工精心锻造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