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酒包装设计师_全球设计奖,大满贯得主
【9号观察·专访】不惑——陈思岷 陈思岷 毕业于贵大艺术学院设计系及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召集人非凡文创集团创始合伙人/贵州未名堂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贵州黔心匠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贵州云集创意科技公司创始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客座讲师/创意设计策展人陈老师也是“绝对贵州”相当重要的大哥,也是贵州较早的一批设计师之一,初见感觉很有江湖大哥范。一聊起设计、贵州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人创业、联合合伙等话题来,感受得到陈老师长期对于本土文化与现代化审美及市场商业结合产业化运营的思考。文末有一些私家花絮,还有一组陈老师朋友圈“盗取”的贵州设计师组群合照。至此,于贵阳采访的9位设计师的采访全数发布。相信观者对于贵阳的设计师群体和“绝对贵州”有了更多的了解。感谢这群默默努力为梦想坚持的人们。 9号西瓜:您是如何进入设计行业的呢?陈思岷:感谢我父亲的支持,从初中开始,我就坚定了做设计师是我未来的人生方向。高中开始学设计,我的启蒙老师是贵大艺术学院院长项锡黔先生,他是将最新设计教学理念带入贵州的人,对于贵州设计教育界来说,他是非常重要的导师。93年我去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北京是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北京给了我很多启发,接触到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先进设计理念。后来我又去了南京,广东沿海等地,在年轻时该流浪就去流浪,去四处看看。98年我回到了贵阳决定扎根下来,耕耘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壤。9号西瓜:您认为贵州客户与其他发达地区客户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陈思岷:严格来说,差别非常大。读书时我去过深圳,在那儿我拜访朋友的设计公司,恰好来了个客户,我能看出客户他对设计师团队的尊重绝对不是装出来的,他对设计价值的判断也是准确的。那时候的我觉得设计师这个职业真的让人很向往,很多选择这个职业就是因为精神上有洁癖,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很适合我。刚回到贵州时我真的很不适应,不是我不爱我的家乡,但设计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越活跃的地方,服务的群体越活跃。我常常和我们年轻的兄弟们说,我们就是你们的铺路石,这十几年来我像是上了十几年的课一样,给不同的甲方灌输品牌的价值观念、意识审美,传播等等各种各样的沟通。也许最后换来的结果并不完美,但我认为这种沟通越早有人去做,对后来者来说越有价值。 9号西瓜:您也很早选择了创业,创业后您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陈思岷:创业应该是很多设计师共同的梦想。在我看来设计师是最不愿意为别人打工的群体,我们的血脉里向往着自由,所以我义无反顾的创办了公司。在商业环境不好的地方,存在很多欠款和对设计师不尊重的情况,但这个职业也带给了我们尊严,我们应该懂得说NO。并不是你给我钱让我做什么我就要做什么,基于互相价值认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我们与客户可以选择有效的合作方法。我认为2015年是我们设计行业转型的重要节点,设计师群体应该要从服务型转变为创业型。我一直推崇创业精神,正式因为我们服务过各种行业,设计师才是全中国最应该去创业的群体。9号西瓜: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公司的设计化,与设计公司的创业化。陈思岷:产业需要设计在未来尤其需要平台化设计,我们没有把设计推到产业层面,设计只是在做产业服务节点。站位不对,站在中国发展格局上来看待设计创业化,你会发现我们设计师这个群体其实一直也在思考商业模式、产品开发,品牌创建、互联网传播等等,勇敢的进入商业实践是很重要的,设计师系统地进入各产业领域,了解该如何整合资源与人才。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之一,就是让我们建立更有效的产业合作方式,对我们设计师群体的创业是很有帮助的。9号西瓜:互联网的发展给设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陈思岷:互联网的发明给设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平行发展的进程,帮助了资讯的快速传播,通过电脑实现了无边界的资讯连接与人的协作,大大降低了成为设计师的入行门槛。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开启,对于超过20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来说,调整自己的心态与面向未来的创新是很重要的。如今,设计师并不是有很高门槛的职业,只要你充满奇思妙想,敢于实践,都能够成为创意人,设计师。9号西瓜:对于设计公司或是设计师个人,该如何迎合这样的转变呢?陈思岷:首先,不二法门就是转换观念,技能只是设计行业的基础。技能只是左腿,要跑起来,还需要右腿。右腿是设计师要面对更多的资源方,沟通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大家合作一起创业,从服务群体转变为生态圈的驱动力。没有设计也存在着各种驱动力,但大家会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也开始重视创意了,由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我们要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思想传播多样的文化,就需要设计师这个群体以创业群体的方式进入。要多维度的去思考文化,创意,商业,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9号西瓜:聊到贵州本土文化产品,您是否有思考朝这方面发展呢? 陈思岷:近几年我们都身体力行的在努力推动本土文创发展,我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分享给我的小伙伴。大概在5年前我创立了个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做了些关于贵州民间文化的产品,但在那个时间段我们还不懂得寻求资本的帮助。所以我们一边挣点设计费来开发产品,尝试做市场,但只是杯水车薪。虽然我们知道传统渠道的建设的原理,但要推动它需要很大的资本。回过头来想,虽然我们很早就看出了贵州民族文化的推广路径,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什么方式传送到外面才是有价值的,这个路径就是旅游人群的消费行为。目前全中国的旅游产品都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这也是我们贵州设计人的机会。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每个产品都能够讲述一段故事,如果我们只关注高大上的根源性文化,而不在乎民众间的文化传播,文化是不容易被传播的。所有我们也开始了新的实践,贵州故事的品牌系列开发:一方水土,一段故事,一份礼物。已经在贵阳举办的世界众筹大赛上正式启动了。很快我和我的创业伙伴们整合旗下的公司将共同打造一个文创集团,开始新的征程。--------马良神笔---------9号西瓜:聊聊您对“绝对贵州”这个平台的一些构想和希望?陈思岷:大部分贵州设计师都在向外看,看国外的设计或是看中国比贵州先进的设计。但在我们贵州人身边的民族文化宝库,却被忽略了,越是身边随处可见的越是不被珍惜。第一年我们”绝对贵州”的活动就让大家回归乡土文化,让大家看到身边的宝库。第二年的活动主 “寨生再生”,我们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设计师聚集到一起,还邀请了文化学者一起进行思维碰撞,创意设计行业跨界的推动是当下,从设计到文创产业是未来。9号西瓜:学者给到了怎样的启发?陈思岷: 仅仅从视觉上去解决民族文化问题只是表象,需让大家用内心去感受文化的缘起,这种尊重才是真实的。大部分设计师对视觉信息的捕捉嗅觉是没问题的,但很多设计师不具备深度思考文化脉络的能力。所有我们需要与这些文化学者进行思想碰撞,这场交流会非常精彩,传统的、体制内的思想与原创思想进行了碰撞,非常有价值。“绝对贵州”团队的成长史也是贵州设计师这个群体的觉醒,到了第三年也就是第三届,大家都在探讨什么叫“设计进入产业”,大家疯狂的谈“设计产业”这个词。但是如何产业化,产业的背景、链条关系又是什么样的,让很多设计师很迷茫。这种情况也源于传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沿海地区获得的资源与政策红利是我们无法比拟的。2014、2015年,国家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创产业的政策,给了我们崛起的机会。大家都在谈移动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它最根本的原理是它将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成本降低到最低化。这种社交启动的未来交往模式将延伸到各大领域,甚至对传统文化产业领域进行深度颠覆。如果我们贵州还要走上海、台湾几十年来走过的路,那么贵州将永远无法企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贵州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在资讯平行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共同发现全世界最顶尖的设计师是如何涌现的,我们可以同一时间看到全中国设计观念在如何转变,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身边有什么,这样的思路有利于梳理清楚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9号西瓜:这对于贵州是设计师有特别的价值吗?陈思岷:如果只是pk当代工业设计,我们可能并没有优势。贵州工业不发达,也许在沿海发达地区今天有了一个想法隔天就能够打样呈现,在贵州就做不到。地理位置曾是我们的短板,但从文创角度看,在未来这将成为我们的优势。台湾的文创行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的生态我们的土壤孵育出来的传统文化与台湾相比,只会更好。所以第三届的活动我们做了试验,从茶酒行业开始,让设计师与产业碰撞。通过一个产业的节点做这样的试验,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2015年是我们”绝对贵州”文创产业的元年,在移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大家不断的学习成长,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9号西瓜:未来”绝对贵州”平台是否会拉进除了设计师以外的群体呢?陈思岷:对,我们将会尝试一种全新的模式。生产供应方自己做品牌也是很困难的,设计师单独去建设前端也是不现实的,现在设计师更重要的事是通过合作搭建从上游到下游的桥梁。9号西瓜:在生活中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陈思岷:充满好奇感和喜欢交朋友。我40多岁了,深知人生阅历累积是很重要的,这是无法通过聪明来弥补的。我常常和人说古人真是牛,提出了四十不惑,在我38、39岁时就是我人生中最困惑的时候,一到40岁,我真的就想通了。9号西瓜:感受得到,不惑之后您仍旧不断学习中。陈思岷:之所以我爱上做设计,也是因为设计给我带来了不断学习更新思想的机会。艺术与设计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从人的角度讲艺术家的创作要高度凝结直指人心,而设计师要拓宽思维面向未来创造。对知识多元化的探寻会伴随我的终身,如果主动去学习各行业的知识则有一些局限性,如果有外力推动我去学习则事半功倍,我喜欢这样不断学习的过程。9号西瓜:对于设计师您有什么建议呢?陈思岷:第一,广交朋友是很重要的。第二,要有谦虚的学习心态。第三,要有面向未来的眼界,观察未来决定自己从何处出发,看不清就做好自己最喜欢的事。设计师不要太将自己当回事,不要拼命往自己脑门上贴设计师的标签。设计师应该是懂得生活的人,只有自己的生活有品质,言行与思想都成长了,做出来的设计才能够说服人。设计师对世界的观察是很重要的,这种观察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而要用心的体会。书本上与电脑上的资讯是不够的,在纸上看在屏幕上看是不够的,要调动自己的五感实际的去触摸接触。归根结底,待人接物与思想的呈现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技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学习,但思想观念一旦停滞,再次启动是很慢的。未来很多人会在旅行中创作,作为创意人,最害怕的事就是禁锢在房间。要么你就永远禁锢在房间,世界虽然也在你的眼前,只不过是在电脑屏幕中。--------未名堂---------- -------染-------- ------贵阳设计师们,大片即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