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包装设计师_UCA英国创意艺术大学首席教授
距离今年1月份多名蒙面枪手突袭法国讽刺性杂志《查理周刊》办公室之后,上周11月13日黑色星期五法国又遭受连环恐怖袭击,全世界为之震动与沉重哀悼。随后,总统奥朗德立即宣布法国紧急进入全境战时状态。昨日,中国公民樊京辉与挪威公民格里姆斯高又惨遭杀害。全球关系日趋紧张,恐怖主义的极端和疯狂,战争炮火的残酷与伤痛,时不时地出现在生活左右,反战、反恐的示威和游行都呈直线上升趋势。不谈强烈谴责的措辞,不议绳之于法的手段,本周整理些许内容,祈愿和平。 此次法国恐袭后,《查理周刊》所发布的插画:“法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在那里,情人们可以自由亲吻。” 巴达克兰剧院被恐怖袭击之前的画面 [ 和平鸽与橄榄枝 ] 提到“和平”,最初浮现在脑海的两个元素是“和平鸽”和“橄榄枝”。然而它们的由来是与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相关,但其中剧情颇为曲折。众人常闻的版本是毕加索为1950年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画了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但这个画面又有何寓意呢?是来自《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古洪水之后,诺亚从方舟上放出一只鸽子,让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尽,上帝让鸽子衔回橄榄枝,表示洪水退尽,人间尚存希望。”从此,橄榄枝和鸽子成了举世公认的和平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橄榄枝还成为联合国会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加索与橄榄枝&和平鸽 《格尔尼卡》,毕加索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 象征反战的“鸡脚印” ] 其次,反战标志,亦是反核运动,是当今世界被广泛使用的的标志之一。 这是在1958年二战期间,杰劳德·霍尔通受“核裁军运动(CND)”领导人伯特兰•罗素的要求设计而成。他采用海军旗语中的信号作为设计元素,信号员手执两面旗子,向下成45度角表示“N”,两面旗子一面指向上,另一面向下表示则表示“D”,“N”和“D”即是“核裁军”(nuclear disarmament)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霍尔通将二者合为一体,化为简单的线条,又在外面画了一个圆圈。霍尔通自己解释:“我画的是我自己:一个绝望的人的代表,双手垂下,掌心向前,就像戈雅在《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那幅画里表现的那样。”而后,被马丁路德金的朋友在一次民权运动中使用之后,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各种权利运动和美国信奉正统基督教的组织中,也被称为“伟大的美国鸡的脚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把它看成爱与和平、非暴力的象征。这个反战标志还有很多神秘的故事等待大家挖掘。这一倒置的折断十字架与社会主义者的“反战标志”相同 此次法国空袭后,法国插画师Jean Jullien将埃菲尔铁塔和反战标志做结合 [ 经典反战海报 ] 海报作为众人皆知的广告宣传手段演变至今,无论宣传何种商品、活动、事件等,无论何种阶段都会加以美术设计,设计相关海报向众人告知或召集等。人类的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而反战争的声音也将伴随其中。纵观历史洪流,最初的反战海报想必是很难寻觅了。但好在如今信息流通便捷,尚存了一些经典反战海报可供琢磨。以下是一对在法国生活的亚裔父子,关于“花”与“枪”的对话 [ 一直被折腾的山姆大叔 ] 近几年,在美国有一张流传甚广的反战海报,是“面带得意微笑”的本拉登漫画,该漫画最早是美国《公众兴趣》杂志于9月12日发表的。漫画里反讽的旁白是:“快点进攻伊拉克,我要你给我招募新的战士。你们的炸弹将填满他们仇恨美国的怒火,美国人将永无安宁。来吧,快来进攻伊拉克,这个地区将不再稳定,也许巴基斯坦也将倒下,我们正好需要他们的核武器。再给萨达姆一个口实,先攻打以色列,那么以色列也卷进来了。真是太妙了。” 而这张海报就是模仿美国二战时最著名的征兵海报。是于1917年弗拉格创作的《我要你加入美国军队》,大胆起用“山姆大叔”形象于画面之中。但弗拉格也是沿袭了英国人里特直指观众的构思。里特于1914年创作的征兵海报《英国人,需要你》,画面中的英国国防大臣神色严峻,双目逼视前方,伸手直指所有与这张海报视线接触的眼睛。这种直指观众的手法巧妙地利用了来自国家权力的心理威慑,发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被认为开创了一个直接诉诸观众,向观众发出强烈信息的海报类型。后来1920年苏联画家D•S•莫尔所创作的征兵海报《你参加红军了吗》也是受到这系列海报的影响。 到了19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后,国内反战声浪居高不下。反战人士也折腾起“山姆大叔”。1972年,一张以弗拉格的“山姆大叔”为原型的反战海报出现了。不过在画面中,“山姆大叔”只露出一只眼睛,撕破的画面中露出的是“山姆大叔”的骷髅。这种抛砖引玉,依据所需跨越时代的设计手段,如今也比较常见,但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一股浪潮。 [ 难道要通过杀死她 ] 另一幅在美国反战游行中经常出现的海报,是来自一个伊拉克小女孩。海报中的那个眼神忧郁举着一支残臂的女孩,是生活在伊拉克巴士拉的一个女孩,她的残臂是1998年12月核查危机后,美国空袭伊拉克时炸断的。海报上方写着:“你难道要通过杀死她去抓萨达姆!“下面写着:“停止对伊拉克战争。”用真实人物的悲痛唤醒人们对战争残酷的认知,循循善诱的视觉语言又是一种设计风格。 伊拉克的小女孩 日本社民党制作的海报。海报内容为:自从那天起,爸爸就再也没有回来。 [ Keep Calm and Carry On ] 世界杯期间,也经常出现“KEEP CALM AND CARRY ON”。但这究竟是如何而来呢?其实这得追溯到二战时期。这张海报最初为英国新闻部在二战初期制作的,“保持冷静,继续前进”,意在当战争到来的时候给英国公众鼓舞士气,最上方的都铎王冠用于传达给公众信任感,简洁明了的“大字报”也不失为一种方式。但其实它本来打算在纳粹德国占领了英国后使用,但是德国占领失败,实际上发行的数量很少。2007年的金融危机,大家更是纷纷贴起这张海报,互相鼓舞士气。据小道消息,在唐宁街10号首相战略部和白金汉宫宫务大臣的办公室里还粘贴着这张海报。 [ 福田繁雄的反战海报 ] 1932年,生于日本的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西摩·切瓦斯特并称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极其简洁,富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和怪异的情趣。但奠定他在设计界极高地位的是源于一张反战的海报。是1975年福田繁雄为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设计的海报《1945年的胜利》,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辛辣地讽刺发动战争将自食其果。这极其简洁却意味深长的反战海报,为他赢得了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他的一生也创作了许多反战相关题材的海报。1968年的作品:无数子弹落向一个骷髅头骨,红色和黑色烘托出一种恐怖和极度压抑的气氛。 1988年,他为一次以二战时期针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为主题的研讨会设计了海报《Remembering for the future》(为了未来的记忆)。 [ 还有更多 ] 有一组海报与福田繁雄的《1945年的胜利》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来自纽约的BIG ANT International 制作了一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海报,仅看平面海报还不足以,但它贴在电线杆上,就有趣鲜活了。也获得了2009年One Show Design的金铅笔奖。以下还有些搜到的经典作品。2003年,阿塞拜疆发行的《反对恐怖主义》邮票,其画面是一幅政治宣传画,象征国际社会的剪刀剪断了象征恐怖主义的炸弹导火线。 海报主题:这张反战海报上写着:大批部队整装待发,去保卫你们的石油供应,你真的认为这是为了反恐吗?再好好想想! 团结就是力量。 [ Pray for Peace ] 最后,向大家放出一位华人摄影师昆汀的实拍摄影作品。是在这几日法国遭遇恐怖袭击之后,德国人们自发聚集,摆放鲜花和蜡烛、卡片,纪念在巴黎恐袭事件中遇难的人们。感谢他的授权。Pray for Paris。PS:此摄影作品若无授权请勿转载,申请授权请点击/post/351228_8ebf2a6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道路,才配称做是大丈夫。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安眠于沙滩上。 炮弹要掠过天空多少回,才能永远的停火。 这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这答案正在风中飘荡。 一个人要抬头看多少次,才能见蓝天?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喊? 多少人死去他才能知道,已经有太多的死亡。 这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峰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 那些人要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一个人能转回头看多少次,假装他什么也没有看到? 这答案,我的朋友,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演唱者:BobDy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