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化妆品包装哪家设计公司_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夯实的前提
iF,东道,歪果仁在中国——费斌 "Good design takes what appears to be a straightforward challenge of functionality, and transforms it into an opportunity for reflection, learning, and inspiration. When it enlightens us with purity in originality and expressiveness, then we can talk about Great Design."——Fabian Furrer “好设计是对物体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全新发挥,是反思、学习和启发的契机。设计要不忘初衷、精益求精,简单而纯粹的设计才是最优秀最出色的。”——费斌 费斌(Fabian Furrer)先生在瑞士长大,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学习政治学,并曾在欧盟驻华盛顿新闻及公共事务办公室和洛杉矶高等法院实习。费斌先生来到中国,作为项目经理,负责世界五百强公司LafargeHolcim的中国地区品牌建设相关事务。此外,还担任瑞士商会驻北京办公室的执行总监。过去六年来,他与东道品牌创意集团(中国领先的创意品牌咨询公司)的团队一起齐心合作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并提升东道的国际声誉。 9号西瓜:和我们介绍一下您吧~费斌:我的背景比较丰富。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去美国上学,毕业于加州大学,然后在华盛顿的政府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我来到香港。那个时候香港发展速度很快,很时髦,很适合学习品牌相关的知识,住在香港就是最好的培训。后来我来到北京,在某个五百强集团的品牌部工作了很多年。 对我,时间非常重要,还有空间。这意味着我可以去旅行,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能做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平衡,有选择的权利。我不喜欢被控制,也没有人喜欢被控制,特别是美国人,所以我不是很喜欢别人告诉我该如何做,我想要我自己的主意、想法。像我的女儿,她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想法,是因为她8岁就去了16个国家。比如两次去西藏,时间都很长,在拉萨徒步到5300米海拔,还去过尼泊尔、欧洲、南美、俄罗斯……很多地方。这不是为了拍照片,而是会给你带来灵感,影响你的性格。我也希望咱们行业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多出去走走,得到丰富的经历,也会让人变得自信。/ 关于IF评审 /9号西瓜: 我们必须祝贺您成为iF 的评委,这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吧?费斌:iF奖总共有58个评委,来自世界各地。我对不同的语言、文化都很感兴趣。这张照片是在汉堡拍的,这艘船在一百年前建成,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有非常活跃的巴西人Bruno Porto (Centro Universitário IESB),我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非常有意思,可以一起谈论许多东西。还有比较认真但礼貌的日本人,和他沟通和交流比较严谨。还有来自柏林的女孩儿Judith Borowski,我和她沟通很深入,她非常高贵,她在做著名的诺莫斯格拉苏蒂(德语:Nomos Glashütte,简称:诺莫斯),是德国著名手表品牌。还有来自韩国的Chang Ho Noh, (Head of LG Electronics Corporate Design Center for 30 years)。我希望中国设计师更放松,更热情、更愿意与外界互动,始终抱有一颗好奇心。这个台湾姑娘Michelle Lin (Head of the UX Design Center of Gamania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 New Taipei ),很国际化,这个人是荷兰人Thomas Paulen, (CEO of Netherlands based design agency VanBerlo),非常活跃。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每个人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点。 (合影中,第一排左起第二位为费斌先生) 9号西瓜:我们想了解你们在评选的时候是什么状态?费斌:iF奖有非常具体的标准,评判一个作品要考虑哪些因素,是非常理性化的。(说着费先生拿出了iF厚厚的评审标准书,为我们翻了起来)比如在美学上是不是漂亮;是不是实用;它的造型是不是国际化;是不是根据这个品牌的方向、定位;还需要参考它的影响力;以及是否环保和过度包装,很漂亮但如果很浪费,就不符合标准。现在的趋势不是多,而是简洁;还有是否达成目标,比如某个手机,是不是很多人喜欢,等等。如果在压力环境下,要快速看非常多作品,那你会不自觉地根据你的经验来判断这个东西好看不好看。有时候第一印象觉得“哇!很好!”,但其实后来看得深了,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好。我比较固执,需要整体好,而不是一部分。如果第一眼很漂亮,但是无法深挖,我也不会选。在IF我们会有三个人的小讨论组,每次我们工作的时候三个人在一起会聊天、分享。每个评委从事的内容不尽相同,并且经验不同、侧重点又不一样,这样就会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评判,不会陷入一个片面的立场。他们可能会问我对亚洲的一些案例的评价,我也会告诉他们我的理由。我的评价是基于我的背景和经验做出的,他们可能不能理解或体会,也可能并不这么觉得。所以有时候需要妥协,两个人觉得挺好的,我觉得不够好,那也是要少数服从多数。最后还是很平衡的。对的或不对的是不一定的。在IF,每一个案例我们都会给足够的时间,去看他的背景,看他所有的东西,然后才做决定,不会草率。因为每一个案例作者都做了很多的精力,我要尊重他们,最少我会看完他们所有的东西再做我的决定。-iF奖评选现场- (德国汉堡,来自53个国家,2458位参赛者的5295件入选作品) (左起依次是 Niklas Galler, nr21 DESIGN GmbH, Berlin Germany Sam Hecht, Industrial Facility, London United Kingdom Daisuke Ishii, Sony Corporation, Tokyo Japan) (左起依次是 Chang-ho Noh, LG Electronics Design Center, Seoul South Korea Carl Liu, BMW DesignworksUSA, Shanghai China Martin Topel, Squareone Design GmbH, Düsseldorf Germany) (左起依次是 Michelle Lin, Gamania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Taipai City Taiwan China Ravin Mehta, The unbelievable Machine Company, Berlin Germany) (左起依次是 Tammo F. Bruns, kleiner and bold GmbH, Berlin Germany Fabian Furrer, Dongdao Creative Branding Group, Beijing China) (左起依次是 Kilian Stauss, processform, Munich Germany Bruno Porto, Centro Universitário IESB, Brasília Brazil) 9号西瓜:您觉得iF奖是否在鼓励某一类的作品?费斌:iF最早的时候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在1953年的德国政府很重视工业设计,但现在已经非常丰富了,包括了很多类别。比如现在包括了服务设计,服务设计是指对社会有好处的东西,比如环保等新的设计理念,对整个人类非常有意义的设计,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力。这次也包括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每次都有些新的类别增加,但是又是各自独立的。9号西瓜:您怎么理解IF设计奖的传达设计这个词?费斌:可以注意到现在我们说“传达设计”,并非“品牌设计”而是。我也刚刚看了一个有名设计师的采访,这是一位很牛的设计师,今年红点奖的获得者,他说“像广告,现在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做的是传播一个东西,所以现在的意思是传达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现在不是像VI设计,LOGO设计或者是什么设计,这是传达,品牌都是在传达,我们做什么呢?传达一个意义,传达一个定位,传达一个概念。 ”-采访- 这在国际上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5月份我会去澳大利亚设计奖当评委,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设计奖,也是用communication design。现在大部分都换了,包括这个德国设计奖,还有红点奖也改用communication design了。虽然communication是交流的意思,但是在放在这里应该表达为传达设计,包括了或者说就是品牌设计,没有brand design了。 也许我们对客户会说品牌服务、品牌顾问公司或者说品牌设计,因为客户听不懂:“传播是什么东西?公关吗?还是广告?”但是在行业内、专业设计奖里已经改为传达设计了。广告公司现在逐渐被淘汰,很多改做传达。你说出来的东西,别人听不听得懂,就在于你说得好不好。/ 关于中国设计 /9号西瓜: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入围到iF奖,对此您怎么看?费斌:中国现在才慢慢开始在国际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日本、韩国很早以前就非常丰富。三五年前的中国很少有作品出现,现在开始越来越多,包括很多工业设计,但是现在刚刚起步,是经验积累的阶段,影响力还不是特别大,还需要继续进步,必须学着怎么把一个东西做好,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9号西瓜:各个国家的评委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设计的呢?您自己怎么看呢?费斌:主要是不够了解,但是他们尊重,也给时间让自己了解。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是否实用、或者更深的内容,只注意到了表面。像很多外国人看中国的美女,非常有兴趣,觉得很神秘,但是真的可以和她接触了吗?不行。你不了解她的行为、生活习惯和家庭等等。重要的是,中国的创意和设计是从哪里来的?东方的一些想法、启发,外国人看到觉得很有意境。但是很明确的是,外国人看东西和中国人看东西不一样,外国人觉得“哇,这个女孩儿很漂亮”,但是中国人不见得这么觉得。我刚刚在意大利见到一个教授,他是那不勒斯大学设计和建筑学院的校长,他觉得中国有很好的历史,但是现在很多的中国设计师对自己的根本不够了解。意大利每个人都比较清楚他们的根本,他们的传统和历史。中国丢了自己的历史,现在都是外国的东西,也就是“美国化”,像麦当劳,来得快走得快,艺术上也是这样。像我们的徐冰,外国人比较喜欢这样子的东西,神秘、有故事,而且非常要功夫。他的作品《凤凰》是用北京建筑场馆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做成的。这个东西就很有意义,它传达的理念是我们举办了大型国际赛事,但是浪费了很多的材料。他还有一个作品是《天书》。另外有一个艺术家耿雪的《海公子》,西方人也有类似的故事。就是说外国人比较喜欢真的下了功夫、而且有个传统故事,到了今天依然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这种非常好的元素,但是他们不用,或者是用得不够丰富。中国的创意有非常多可能性,只能说设计师们还不够了解。日本人、韩国人很了解他们的传统,就用的非常好。-《海公子》预告片- 9号西瓜:所以其实西方社会也很关注很感兴趣这一块,只要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挖掘得够深。费斌:最重要的是深度,在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深度,而不是虚的。中国有这个可能性,包容性很强,重点是要挖掘得好,并利用起来。/ 关于东道国际部 /9号西瓜:和我们介绍一下东道国际部?费斌:简单来说就是加强国际交流。现在许多项目都逐渐国际化,一方面是语言;一方面是国际方面的合作,国外能不能认可这个品牌,或有没有做成一系列周边品牌的可能。做好品牌还需要一些国际性研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版块是通过国际设计奖站在国际视角去学习,提高自己,促成更多国际项目合作。另外还有东道学院方面的,比如请一些教授来,到我们的学院里教课,也会做一些视频,分享一些东西,或者我们过去做一些采访。还有工作上的员工交换等等。9号西瓜:说到东道设计学院,我们也想了解一下您对中国设计人才的教育有没有自己的看法。费斌:我去过一些大学、学院,我觉得还是有点太理论化,不够实际。但我是前一段时间去的,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国外很多是一个工作室、一个团队在一起做出来一个东西,更灵活,或者真的是做一些项目。在东道设计学院,我们做真实的项目,而不是止于设计理论。学生们也可以参与。/ 关于中国生活 /9号西瓜:您在中国十多年了,感觉如何?费斌:我刚好这个周末看了《卧虎藏龙》,1998年到现在我没有再看,星期六再看,但是我还是不太懂,这个太神了。我原来在少林寺,这个时候可能我理解了很多,但是因为我现在在现代都市里就像云里雾里。有些人永远没有一个家庭,静坐,就会突然有一个想法。在设计里也一样,有的时候突然太多太快,心里没什么想法,很空,但是可能最好的事情可能是你去爬山,去喜马拉雅,可能你什么都不做,空想,然后突然就会迸发出想法。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非常不中国化。 -三香三(SENSE)- -费斌在少林寺- 9号西瓜:您去过中国哪些城市?费斌:很多都去过了。9号西瓜:那哪里是您觉得最有中国的印象的呢?费斌:中国有56个民族,很丰富。如果一定要说哪个城市的话,我非常喜欢新疆,甘南,还有《卧虎藏龙》里的那个地方。西方人很喜欢西藏。9号西瓜:还是偏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古老的地方费斌:对。外国人原来可能喜欢丽江、阳朔,现在不一定,因为那儿已经变了。1998年的时候我去阳朔,当时那里很简单很自然,2013年左右的时候再去,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还是一个规划的问题,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味追求经济价值,都是酒吧、餐厅,丢失了本土特色。像丽江,已经没有多少人文特色了。过一段时间我会去云南,踢足球。我踢足球十年了,经常去别的国家踢足球,所以我两个礼拜以后去西双版纳比赛,但是渐渐的不需要我踢太多,我已经退休了。但是那个地方好玩儿,他们是一周过了是泼水节,非常酷,非常疯狂。云南是很好的地方。9号西瓜:您刚才说到您想去旅行,去外面走,那平常业余生活中您会怎么去找这个平衡呢?如果没有办法出去走的话。费斌:我原来会做非常多的运动,我踢足球很多年了,跆拳道,空手道,打高尔夫,爬山,游泳……现在少一些了。但是对我来说最好的运动就是出去,去旅行,我能一边走路一边做事情。比如我和解总去德国、意大利,早上他们还没起床我就去游泳,在罗马的时候我们一整天都在走路。这个运动比我去健身房要好多了。所以我就会找很多机会去海边,或者去阿尔卑斯山,去德国买东西……-包装作品- 9号西瓜:您的孩子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吗?费斌:她非常有兴趣,去了很多地方。我觉得我女儿和中国孩子还是不一样,所以她以后也能和不同类型的人相处自如。她有很多想法,很纯洁。别的孩子还在想我要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在想盖房子、在哪里放什么,非常具体细致。而且对大自然很温柔,包括环境、动物,因为她曾多次去瑞士农场,也去过很多农村,和动物有过密切接触。 她去惠州之后会去景德镇。这是她第二次去景德镇,那边有很多工作室,可以自己动手做陶器,很好也很便宜。然后她会去杭州,住在杭州美术馆旁边,就是西湖旁边。这次本来要去日本,但是日本这个时候人很多,票又贵又难买。中国有很多很简单的南方小镇,皇帝原来是去南边,那我们也去南边。9号西瓜:您觉得整体科技的发展对设计师或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呢?费斌:当你生活节奏加快或者说是更丰富了,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比如做设计,谈恋爱,和其他事情,但是这么多信息,还是需要明白你只有一个脑袋。技术可以帮你分担,可以精准控制偏好和受众,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定制某个机器或者内容,拥有着无限可能性。但是要追求幸福还是要回到你的根本,了解中国的传统,了解你是谁,你的家族,或者是曾经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对生活的认识,你会懂得很多,所以不要一味靠技术,你不知道怎么写一封信,你不知道怎么找一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就是说最简单的东西。重要的是要慢下来,想一想你的路是不是对的,从佛教来说就是欲望太大,或者追求太大,越会失落了轮回或者失败,会伤心。我这个年龄就只想达成一样,去行走,所有的东西都是往远走,往森林走,像《卧虎藏龙》里的。9号西瓜:您现在在关注某些事情?费斌:我还是对所有的东西都好奇,都感兴趣。我对美国的政治,环保问题很关注,最关注的是历史上的东西,我对历史比较了解,也经常去一些古迹。包括我和老板,除了工作内容,我们还要了解国际上的资讯。一定要去看、要感觉它。小编说: 在我们采访费斌先生之前,他也接受了央视《外国人在中国》 的邀请录制了一期《老费特烦恼》您可以戳以下链接,看看作为歪果仁的他在中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2016/04/09/VIDEvLCKl1metvqndhqn4TYf1604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