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酒包装设计公司_红点奖iF奖最多个人
柴俊峰:七年知氧——深圳郑州和我柴俊峰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设计之都标志设计者(并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荣誉奖章)深圳市伙伴传祺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创作总监尖荷系设计教育实践运动实战导师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等省内多所院校客座讲师《中国品牌设计年鉴》编委、《汉文字创意》顾问主要荣誉2005“湖北省第十二届《楚天创新奖》设计评比会”入选奖、优秀奖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标志类优秀奖2008“汶川地震”主题公益海报,多幅入选四川展、深圳展、北京展,并获优秀奖、入选奖20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深圳“设计之都”标志全球征集最终采用作品奖2011“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标志类专业组金奖、包装类专业组优秀奖2012“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标志类专业组铜奖、优秀奖2014“铭记1213国家公祭日国际海报邀请展”入选奖2015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城市•国际公益海报佳作展》入选奖2015 “旅顺吼”和平回声设计邀请展入选奖出版入选《中国标志设计年鉴》2004第一卷、第二卷《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获奖作品集》《艺术与设计》2008年06月、《广告人》2008年07月《我们在一起5.12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作品集》《震悲》5.12我们在一起全球华人设计师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精选《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国酒茅台杯”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集》《包装与设计》2011年03月、《共鸣》2011年03月《2011金誉杯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设计艺术作品集》《中国品牌设计年鉴2012》、《汉文字创意》第七期、《汉文字创意》第八期《铭记1213国家公祭日国际海报邀请展作品集》作品收藏四川美术馆、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深圳设计之都- /七年知氧——深圳郑州和我/9号大喜:您是怎么走上了设计师这条路的呢?柴俊峰:因为看黑马大叔组织的十二生肖设计大赛,所以早在高中时代就接触到了《包装与设计》杂志,但大学时学的专业却叫工艺美术学,最后同学们都选择了不同的倾向与喜好,我选择的是平面设计,连做梦都在做。大学时没事儿就网上投稿和业余做项目。直到毕业时才收获一个入围奖两千块钱,于是决定去深圳——到远方寻找未来。然后一呆就是七年,去过几百家公司面试,换了十几份工作,最短的干了半天,最长的干了四年。如今又在郑州呆了七年,一直选择自由职业和创业,从未上班过。所以深圳郑州和我,总结为七年知氧——知,是知识、知道;氧,是氧气和方法。9号大喜:为什么选择去了深圳?柴俊峰:我特别喜欢做标志,深圳设计是最前沿的,专业很细分,设计师只要会某一种就可以。但平面设计师最终一定要锻炼成“一专多能”,要么先“一专”再逐步“多能”,要么先“多能”再逐步找到“一专”。我当时追求的是先“一专”,做LOGO。换工作的考量标准就是符不符合我的“一专”理念。但后来也会因同事、环境、气氛或老板对员工的态度等等,意气用事选择不干。这让我损失了很多,不仅仅是金钱,也丢了潜心学习和掌握公司生存法则的机会。可当时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不免有一些任性和狂妄。9号大喜:在深圳的十多份工作中有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专或者是多能呢?柴俊峰:经历了这么多工作,怎么可能没有得到呢。(哈哈)9号大喜:是哪一个触点让您觉得是时候回郑州了?柴俊峰: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掺杂了婚姻、孩子、房子、父母等诸多因素。从此单纯激情的梦想不得不变得世俗。加上长时间并没能够达成所谓的“梦想”,内心难免会有动摇、想要做出改变。出差郑州的时间顺便买了个房子,没想到日后这却成为了我回到郑州的主要原因。-创米粒- /回郑州的创业/9号大喜:您是回到郑州就开始自己创业了吗?柴俊峰:回郑州后我先做了一年自由设计师,但反而更忙碌更没有自由,因为生活和工作状态完全混在一起。慢慢的这种状态让我无法接受,索性就去租一处空房当作工作场地。当自己承载不了时,就联合其他人一起办公,渐渐就形成了公司。恰巧的是公司和协会是同一天举行成立仪式的,我也是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的联合创始人之一。9号大喜:刚回郑州时状态如何?柴俊峰:我在郑州一方面做公司一方面做协会,忙得不亦乐乎。但精力毕竟有限,往往两者不可兼得。在过往的日子里也会经常顾此失彼,但我总会苛求自己在两者中找到平衡、推动、统筹的解决办法。整体发展还比较好,最后两者相得益彰,融合共生。-万家粮仓- 9号大喜:您现在公司的情况是?柴俊峰:原来公司是十来号人,赚不到钱的时候都挺能坚持。稍微赚点钱了,却又问题百出,你做的多了我做的少了等等,最终导致分崩离析。这之后我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来调整公司和团队。现在的目标是把公司做小做专,把客户做强做大。9号大喜:在提案时有没有独特的技巧,或是倾向于提几稿?柴俊峰:因为目前客户的层面多为中小微客户,甚至有时候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大多客户都会有选择恐惧症,给他九个或更多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选。所以我们提案一般是三到六个,主推三个备选三个,至于其他的方案仅仅是原创作草图呈现。如果他对主推方案感冒,后边就不会再让他看。ABC三个选项更重要的是带给客户选择的空间,只有一个或两个方案没有选择的余地,三个提案能带来一个选择倾向。或许他会说这个结合一下呢?总之能想到他能想到的以及他想不到的。-致青春- /郑州市场与创意/9号大喜:您觉得郑州品牌设计的市场如何?柴俊峰:长期以来本土设计师、设计公司更多的还是将相关的利益链条延伸和嫁接在了空间、印刷、制作等环节上。08-13年有相当一批设计师回流,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提升了品牌市场的良好态势,但整体收费价格依旧良莠不齐,甚至个别公司经常存在行业恶性竞争。14-15年北上广深众多所谓大公司逐鹿中原,以为郑州是块大肥肉,结果他们的价格甚至比我们还低。他们认为是在打市场,而我们认为是在打击市场。尤其是那个什么和什么(你懂的)。16年来看,大家仿佛都在进军所谓的“文创”产品,因为只有可批量复制再生产的东西才能赚钱。但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又或另有图谋。客户需要教育,所以应当提升和规范整个行业的价格标准和道德规范。9号大喜:郑州的客户对商业设计的了解是否在逐步增加呢?柴俊峰:有所增加,并在逐步提高。-香道食品- 9号大喜:您觉得创意产品是什么样的呢?柴俊峰:创意产品的概念在诸多人心里还是比较模糊的。每个人都在尝试、都想做,但是都没有成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条件不够成熟;其次是做创意产品的公司或者主导人,对于创意产品的盈利模式、盈利点都把握得不够准确;另外对于资金的持续性投入不够。所以目前创意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形成规模,但一定是有机会的。这种机会来自于市场化的复制批量生产,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我们应该去找寻一种商品,不是仅限于小众文艺、小清新、讲究的文学青年、艺术青年这类人的,它就是个商品,让这群人之外的人接受和购买它,这才叫真正的创意产品。”总结为:“用设计的手段,打着文创的牌,真正地去生活化。”9号大喜:郑州这里的客户会特别讲究风水吗?柴俊峰:有的。现在几乎所有老板都有幕后“高手”,给你算算笔画、方位,吉凶等,然后来判断你LOGO设计的好坏(甚至是名片、画册板式)。而我认为设计师没有必要专门研究这个,传统文化里就已经完全融入传统风水美学。风水是什么?有风有水,让人觉得舒服。从视觉传达上来讲,当你感觉到一个东西放在这里很别扭,这就是风水不对。怎么调整?把它搬走、扔掉或者再挂别的借此转移和分散受众的注意力。9号大喜:您觉得您在设计的过程中,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比重是?柴俊峰:我以前是个特别感性的人,还写了很多诗歌。可后来变得越来越理性,诗意的东西迸发得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策略化。时刻保持对于社会的敏感度需要感性思维强一点,另外确实要有一定的统筹观念。一个真正优秀或好的设计师应该是这两种思维并存的,首先他一定要有商业思维,其次是艺术创新,最后是体系构建。-惠世通联- /人与角色与建议/9号大喜:之前您是协会的秘书长,现在这一届是会长,这两个身份的工作或者是思考方面有什么不同吗?柴俊峰:有所不同。之前作为秘书长,更多负责的是具体事务,比如说接待、安排等很多细节,大的事项是大家商量或是前会长决定。当了会长以后,需要更宏观地考虑问题,以及统筹和协调人员等等。但是会长也好,秘书长也罢,只是服务于协会的身份或者名号而已,没有什么太大不同。9号大喜:在您眼中,郑州设计师是怎样的一群人?柴俊峰:中庸是一种极致,是不偏不倚、立于中正,这个度很难把握。而郑州设计师都好像在追求这样的度——不会很锋芒,也不愿很低调,大体处在此消彼长的状态里,而这种状态恰恰是混沌的,要么很有生命力,要么有气无力。9号大喜:对于您公司的员工,当他们遇到瓶颈有没有一个建议呢?柴俊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能做的是“传道”和“授业”,教他怎么做东西,怎么谈客户……但是“解惑”才是最重要的,那便是做人。衡量工作好坏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快乐与否;第二个是进步与否。快乐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进步是同时来自于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工资变高了就代表水平进步了,你就会快乐,最终还是转向精神指向。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快乐与否。每个人的青春和时间都是你自己的,只要觉得对得起这份时间就可以。没有任何人可以主导别人的人生。9号大喜:在管理上您有什么难处吗?柴俊峰:管理的难点不在于“管”而在于“理”,设计公司将会越来越平台化、细分化,设计师人群也将会越来越细分化、规范化。目前设计师大多还停留在上班或者学点东西的层面上。他们的状态还基本处在”被动工作“,但曾经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所以创立以来公司理念便是“主动快乐工作”。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的一切,尽管都会对将来的决定或是对事物的判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主动的作用来自于更加深层次、体验式地转化。-悦绘季- /新媒介与传统/9号大喜:您觉得对于现在不断涌现的媒介,设计需要做哪些转变呢?柴俊峰:需要“顺势而为”,但也需要“逆势而为”。就像手机的更新换代永远跟不上,其实苹果8苹果10早就研发出来了,就不卖,你永远都得不到最新。前一段他们都讲互联网思维下的设计和营销,我恰恰相反,我就说我们如何追根溯源,向两千年前的东西学习,去汲取、挖掘。但是技术要跟上时代,纸媒的时代慢慢落后和终结时,我们要跟得上载体转变成手机终端。但是跟上只是相对地跟上,没有绝对跟上。设计师做方案时把一摞书搬过来看,但在年鉴中看到的作品就已经是滞后的。因为一本书从征稿、评比到出版要一年到一年半,而在此之前作品的出现、沟通、设计到完成出街又要一年半,相当于我们看到这个时已经晚了三年,甚至五年。与其这样,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去了解根源是什么。9号大喜:对于如何反哺回传统文化,您是怎么看待的?柴俊峰:比如你喜欢米芾的字,怎么练也只是形似,但是神不像。这时就要去思考米芾是跟谁学的,去找他的师傅,学着学着可能就会发现“诶,可以了。”我收藏了很多秦砖汉瓦,里面任何一个元素,你都可以跟别人去交流、碰撞。一个战国时期的酒杯,看到它时会有一种震慑力,而玻璃杯就没有。包括书法,每天看一眼琢磨琢磨,可能书法根基就提高了。不是说每天必须得怎么样,我觉得设计得“去生活化”,然后再从生活里转出成为设计。-厚朴电子商务- 9号大喜:如何转换和提炼为设计呢?柴俊峰:譬如设计个“富”字LOGO,光砖里边就有几十个“富”;设计个“永”字LOGO,永和系列、永元系列就有十几种永的写法,随便一个就是LOGO。但是要考虑让当下的受众能理解他,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前人。于是,再加工是指“找到适合这品牌和受众的语言,然后传递给他。”最重要的是受众能不能接受,而不是我们喜不喜欢。9号大喜: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去探索文化根源,也是为了不要去模仿别人的设计。听闻您从小就练太极拳,近些年是否有将传统思考融入到商业设计里呢?柴俊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提到太极我首先想到的是 “易”,即为周易和容易,而我们要做的恰恰是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细致化、深刻化。传统文化其实无处不在,用心体悟、自然而然,而终将会影响到设计与生活。-采真堂- /做杂家吧/9号大喜:您是怎么看待兴趣广泛的?柴俊峰:平面设计是一个杂家,是横向的。客户之所以请我们,更注重的是我们快速的横向思维。永远没有一个乙方对于甲方的了解能超过甲方自身,但是我们能够提供给他其他方面的经验,转嫁到他这个行业上,带给他多方位的思考。其次我们能把他的想法表现出来,最后落地。我们通过市场规律、受众人群规律推导出他的需求,然后做出超出他预期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其他的爱好对于专业的触动肯定是有的。大家谈完基础层面的东西,就谈一谈茶道、香道、太极道、文玩字画等。而这种话题其实对你的设计和你的沟通都会有一定的促动,甚至会直接推动你业务的走向。9号大喜: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开始对金石传拓感兴趣?柴俊峰:从参观开封的繁塔和基督教总修院引发,然后陆续地寻觅和购买。从民俗到高古,开始找寻一种心灵的介质,让自己安静下来并且若有所思。最终聚焦汉砖这种载体上,并学习制拓技术且浸淫其中,用最笨的方法去体验和与古对话。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喜欢,到不能自拔。又好比有的人特别爱茶,酒不醉人茶醉人——那茶就是他的心灵介质。另外,我还在努力收集研究明清商号印章,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标志。我现在已经有几十枚了,比如清代的三全记、民国的合记、仁和等,此等收藏也许可以将一个现代品牌向前再推几百年。目前我在研究他们的关联性等,也不自量力地试图编制一本《明清商号印鉴》。我想这样的工具书对设计师而言应当是大有裨益的。-柴老师的“藏品”- 9号大喜:您一周会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些拓片上吗?柴俊峰:一般不占用工作时间,都是周日趁孩子还没有起床,在仓库忙碌的拓上一阵子。或者是在周六,项目不是很忙时,在工作室做一些,用以馈赠和交流。-柴老师的拓片- 9号大喜:您现在除了商业工作外,有在忙什么吗?柴俊峰:篆书里面有很多设计元素,搞出来就是设计符号、就是LOGO。我现在和霍者老师在编一本《32篆心经》,就是设计32种篆书字体来写心经。不过这事儿太难了,现在才设计了两套。9号大喜:最后您想说点什么吗?柴俊峰:没有健康没有生命,一切都是白搭,你的家人、孩子都会为之痛苦,所以做好设计的同时也一定要注重身体。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拿钱买命。真正提高我的水平和收费标准然后对那些不尊重设计的客户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