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酒包装设计公司_专注具有商业价值的包装设计
【CDS一人一说】为品牌呈现创意之美 —— 单良 个人简介 ————— 单良 哈尔滨人 MINDesign麦德设计公司| 创始人、设计总监 LavaRadio | 品牌设计顾问 黑龙江省美术馆 | 设计顾问 中国设计师沙龙CDS| 理事 - 部分logo作品欣赏 - 关于设计 ·设计之旅,想必充满了苦乐,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设计历程吧。 从开始做设计到现在12个年头,这段历程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04至2005年,教书育人,温故知新。在北京服装学院成教院教授设计基础课程,短暂又紧密的一年执教经验,令我本人对设计基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尤其在三大构成、四大变形及软件工具的使用等方面,有了重要的精进。 2006至2008年,从设计师到设计总监。由于学生时期扎实的美术功底,加之教书育人时期对设计基础的深入理解,让我迅速在短短3年间,从设计师成为设计总监。 2010年,游历欧洲。深度考察欧洲各国博物馆、美术馆及设计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人类智慧的结晶,看到非常多大师的作品,迅速打开眼界,对设计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更深程度的理解。 2013年,自主创业。成立了“麦德设计公司”。从设计师到设计商人的角色转变,在拥有了新的身份之后,思维也从过去的埋头做设计转变为更加考虑到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2015年,与时俱进,投身互联网设计。紧随时代的浪潮,更多接触到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到互联网的运作模式,更加学习了互联网资源分配、整合与共享的精神。 ·关于您提出的“设计为人民服务”,您是如何理解的呢?这句话实际上是由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先生提出来的。是格局非常大的设计观,有着使命感一般的存在。借用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目的是让设计师懂得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设计有各种内涵,各样结果,对设计的理解更有各自的说法,但最终设计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尺度。 设计不是为自己,“设计为人民服务”代表着设计师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师接受社会的委托,他们的作品就要服务于社会,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正面的影响。为人着想,为社会着想,是设计师的职责,如同医生为病人着想,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一样。不过我也想在这里说明,我所提的“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非直接等同于“设计为大众服务”,有时具有开拓性的设计并非为大众所能接受,但最终可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 Mintea 华闽香茶业 - ·随着创新性行业的发展,设计行业的人才涌入,您觉得设计行业应该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设计师应该如何不断地提升自己呢?设计行业会越来越多元化、自由化、边界模糊化、专业交叉渗透性强。 给年轻设计师的建议就是:纵向专注,横向拓展;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和洞察时代的进步;学习使用新工具,使得你的设计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您怎么理解“修身”这个观念?设计师的个人修养对其设计作品有什么影响吗?修身即修行,修行是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旅程,是一种约束力。“字如其人、相由心生”。设计师的个人作品就是他自己的“字”,即自己的“相”。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历程、视野宽度、思想高度等都能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当设计作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与约束时,才能更好地呈现设计成果,做到真正的做好“设计为人民服务”。 - Love Festival 爱音乐节 - ·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忌急功近利,但处于一个商业的环境下,您是如何做到保留设计初心、毫无杂念的做好设计的呢?我觉得两者并不冲突,设计师应该“急功近利”。 当你迫切地希望展示自己、迫切地希望推动这个社会的时候,“急功”就不是一件坏事。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去推动,作为设计师,我的目标就是让社会充满设计的美感。目标一旦确定,不论是在商业社会还是平权社会,你都能做到心无杂念;而“近利”就是一种“急功”的附属产物,设计师站在美学的高度,需要大量接触高品质的事物,只有生活品质提高,才有机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您认为个性化设计与项目服务是矛盾的吗?艺术设计与商业行为,这二者又如何权衡呢?不矛盾。真正好的设计一定是既满足客户需求又充满设计师个人魅力的,所谓“矛盾”只是对设计作品不够成熟的一种借口。艺术设计与商业行为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平衡点,好的设计师就能准确定位把控这个“点”,中国人讲求化解矛盾,既满足服务需求,又能很好的表达自我,乃是设计界大师的过人之处。 ·设计师的专业眼光以及思维与大众的审美观,二者之间是存在差距的,以致于看待一个设计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您是怎样看待这样一个问题呢?理性分析,求同存异。 - 部分logo作品欣赏 - 关于作品与团队 ·您觉得好的设计有标准吗?是什么标准? 首先要准确,能够准确表达信息,不会造成不明、分歧或疑惑等问题;其次是创新,新鲜感,这个能力是设计师赖以发展的基础;最后一定要美,设计审美要有高度,真正美好的事物终究会被认可流传。 ·入行十二载,设计了近百个品牌标志,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包含了设计师的心血和苦乐,和我们分享一下让您记忆犹新的作品吧,讲讲它们的故事。能让我记忆犹新的作品都是和甲方共同完成的作品,其实这也是我们真正希望的状态。其实甲方不只是”甲方“,也是项目中的智慧创作者之一,虽然他们是付了服务费给我们,但他们也是项目的一部分,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花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就会有很多交流、碰撞,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一次项目都是记忆犹新的,完成的作品可以到我们的网站及微信公号欣赏。 ·和我们聊聊“中创之星”这一个项目吧。中创之星(China Innovation Home)是中国创业孵化器专业运营商,聚焦青年创业者,打造创业之星。品牌主张:年轻、创意、分享与坚持,从人力资源、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及市场拓展四个方面助力青年创业,力求将自身打造成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梦工厂。 最后的设计方案简约易懂,外形为“中”字,内形为“创”字,同时运用递进式的线条元素包围核心焦点,借此表达品牌对创业者的全面支持,传递酝酿与孵化之意。视觉辅助图形不求而得。拆散的每一个元素独立自由,既充满了现代几何感,又保持着一定的展现规则;色彩使用上同样积极大胆,形色之美跃然纸上。 - CIH中创之星- ·现在国内的设计水平逐渐成熟,客户对于设计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和我们分享一下您与客户沟通交流的一些心得体会吧。真实、真诚。真实就是不要忽视设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很多我们认为不值一提的情况,对客户来说也许都是工作专业度的真实写照;真诚就是把客户当成朋友,这样的心态下大家自然会很愉快很舒服。在专业的设计操守加上朋友一样的设计关怀下,客户会对方案的理解认知度更高。 ·身为创始人,又是公司的视觉总监,您如何将公司的运营理念与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如何真正的做到设计与管理相结合?公司其实是设计工作室,就是设计师联合体。和我们对设计的思考方式一样,做简约式协作,明确工作的目的与核心、自由的直接沟通不走形式化、果断理性的高效解决问题,尊重每个人的时间。形散神聚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设计模式的表现。 ·现在许多事物都讲究包装效应,不论是公司,产品亦或是人,您认为设计师需要自我包装吗? 您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呢?需要包装就像出门前整理打扮一样,梳妆打扮、衣着搭配这也是体现设计的一种方式。 我们以前也疏于包装自己, 就少了很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今年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宣传自己,虽然姗姗来迟,但我们有很好的作品,相信效果会不错。 - 部分logo作品欣赏 - 关于生活状态 ·一个创意的迸发,通常是由于生活中所见所听所闻的积累,您平时如何汲取设计的养分的呢?观察、思考、学习,借鉴。很多时候遇到一些事物都让我无法自拔,观看艺术、人文、历史等类纪录片,都会很有新的收获。最近从美食的制作中也找到了很多灵感 。 ·您有什么业余爱好吗?或者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事呢?最大的爱好就是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设计博物馆,都是人类艺术智慧的结晶,可以了解,学习更可以享受 ,不过好的馆很多都在国外,不能经常出去。其次是看电影、纪录片,从各种维度看人类表现智慧,喜怒哀乐五味杂陈;还有个上瘾的嗜好,就是在Pinterest上搜索图片,每次找一个关键词,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视角的视觉表现。 - Future Health 恒康健康管理 - ·对于设计行业新人而言,入门积累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您怎样走过这段路程的呢?现在的新人有些比较骄燥,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他们呢?骄躁也许是找不到乐趣。我建议明确方向不要左顾右盼,走上一段时间后,你再回头就会发现有了一条路。这都是自然的事,进化和进步也是自然的。去寻找乐子吧,哪一个行业都是如此,有了乐子自然不会骄躁。 ·最近有在忙什么新项目吗?易去EasyGo! 一家旅行机构的品牌形象设计项目,很想做旅游类的案子,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请为我们推荐一些您最近在看的书或电影~最近准备为新家做设计,所以关注了一些空间设计方面的信息,推荐日本伊礼智的《小而美的家》和无印良品的《家》、《生活研究所》,铃木信弘《住宅格局解剖图鉴》。 - 部分logo作品欣赏 - 联系方式————— Mindesign麦德设计 麦德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 为 品 牌 呈 现 创 意 之 美 官方网站 | www.mindesign.top 微信公号 | mindesign_2013 新浪微博 | @麦德设计 联系电话 | 185-1116-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