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沙酒包装设计公司_做包装选盒畔
往回是为了向前——李冠林 李冠林[李炯]简介/JJ.Lee 姓李,名炯,字冠林,号小草塘主,湖南长沙人士,现居广东深圳。 从业文化创意设计,喜刷字、涂鸦、文玩、雅集、以茶为师、研琴养性。创 鼎典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草木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曲林一境雅居会所。任 深圳平面设计协会理事、德化柴烧协会理事。 2006年联合创立鼎典品牌设计顾问机构,现担任总经理,SGDA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理事。合作策划多个展览及活动,曾多次获得日本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年度大赏提名奖、优秀奖;GDC平面设计在中国银铜奖;莫斯科金蜜蜂国际设计大赛优秀奖;HKDA亚洲设计大奖优秀奖等国际国内设计奖项30余项,并荣获深圳十大创意人物提名。作品于多个国家展出,并被多家艺术馆收藏。现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牌策划设计服务和自主品牌的设计建立以及产品研发设计。 -MR.吾- - 广东内伶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非深圳不可/ 9号大喜:怎么走上设计这条路呢?李冠林:我以前是学美术的,后来考上湖南大学。最开始叫装潢专业,偶尔还上工业设计课。那时师资力量还不够,大二下外聘了龙兆曙和王序老师。我接触设计正是受“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的影响,现在这些设计年鉴上的人物竟可以为我们上课!在他们的引领下真真正正开了眼,发现平面设计还可以是这样的。 现在回想起设计这条路吧,学校只是开了一个门把你推进去,很多东西还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9号大喜:毕业后为什么来到深圳?李冠林:因为龙兆曙老师吧~(笑)。读书时也去过上海、广州等城市做交流学习,但来深圳之后,这个城市很简单也很宽敞,绿化很好,书本上的重量级人物都在这里,香港也近在咫尺。当时就觉得非这个城市不可了。 9号大喜:从毕业之后到现在一直在深圳。对深圳的印象是什么?李冠林:深圳是很自由的地方,聚集了很多草根精英。在深圳,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实力爬到想要的位置。而且这个地方办事效率比较高,做实事的风气比较浓。 - 自然成 - /一些兴奋的作品/9号大喜:您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师呢?李冠林:成为是一个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设计师。给商家创造价值,为自己设计也要创造价值。 但我们的商业性项目,很悲催的地方在于作品的寿命不取决于你,而是取决于你的客户。 9号大喜:您有没有什么令您兴奋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一下呢?李冠林:其实目前还没有最满意的作品。我做任何作品,兴奋的时间就那么一两周,短的可能就一两天。兴奋点在于思考到了以及呈现出来了。 之前做工业设计协会形象的时候,做完包括字体在内的一整套东西只花了几个小时。这套作品去参加了日本TDC比赛,获得了一些提名,但是很快又没有了那种兴奋的感觉。 另一个就是这栋DIP设计产业园。这套产业园从形象到建筑外观都是我一手把控。这个楼足足让我兴奋了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以平面设计师的角度去做建筑。 9号大喜:从平面跨界到建筑,有什么感悟吗?李冠林:其实设计就像一潭水,有水源并且积累到一定程度,渠道通了,水自然就流下来了。设计也是相通的,所学的三大构成是基础,可以通到任何设计行业里去,只是技能不同而已。 我对立体几何特别感兴趣,另外也取决于龙老师对我们包装设计的培训。所以很多设计师关注的是包装外部设计,而我的关注点在结构。于是我在设计一栋楼时,会把它当成一个包装盒做。现在看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它特别能体现我06、07年“炫技”的状态。 -DIP设计产业园- /任何元素都是循环/ 9号大喜:您是如何看待字体设计呢?李冠林:我喜欢小篆以前的字体,特别是石鼓文,但是我不钻在字体里。设计师首先是综合性学科人,但是不谋全局就不足以谋一隅,不用把自己变成字体工匠钻进去,不然你就变成一个字体工匠了。 9号大喜:现在字体的风潮又开始盛行,字体标志会是一种趋势吗?李冠林:任何一种时尚元素都是一种循环。 目前我在帮老师编著《汉字设计》,里面提到三次字体设计的高潮。现在也是一股风潮,有很多民间的机构和独立设计师在关注字体,而且字体设计在设计比赛中入围率比较高。 但我不觉得这是一种趋势,我也不会跟随这个趋势。我并不是因为这个趋势才喜欢字体,我喜欢字体是我血液里的一个属性。设计是要站在全局考虑标志和产品的关系,跟这个社会的关系,跟整个项目的关系,并不是因为字体设计的风潮就拿字体去设计。 - 不定 - - 冠林印- - 颜域- - 信诺资本- - 和世- - 忆如月- - 一家粉店- - 正耕诚品- - 一角禅- -逸成慧- - 心自在- - 陈禅- - 一味- - 紫杉东白- - 草木和- - 三川翡翠- - 方舟汇- - 鑫物- -曲林一境- /从意义上考虑/9号大喜:做产品包装时会怎么考虑呢?李冠林:我做包装一开始不会从外观考虑,我会从意义上考虑。之前做过一款茶包装总共三层,在GDC入过围。其实茶的核心不在于给它一个漂亮的盒子装着,而在于把茶的特性和使命表达出来。 这款茶推出是恰逢春节送礼,除夕在于让游子回家和父母过年,除夕奉茶也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所以礼品核心就是“孝”字。因此我希望打开包装的那一刻,呈现出不同的东西,于是我在正中那层放了一幅画和一首诗,而不是产品。 - 自然成 · 除夕- 9号大喜:现在自己有做什么产品吗? 李冠林:我也有自己的情怀,每一年我会拿一个生肖来做一个杯垫。 “书画同源”,汉字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的故事,而不在于把它设计得多么好看,它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这是拉丁文字完全不能替代的。我做杯垫时,会思考能不能让汉字回归到原有的状态里,所以我每年的杯垫是拿汉字去做的。羊年我做的是“善美于心”,“善”和“美”是从羊字而来的,猴年做的是“齐心捞月”,鸡年是“鸣亮东方”。 9号大喜:为什么做杯垫呢? 李冠林:设计师做产品绝对不能高高在上,必须得实用。设计师做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一,不懂市场;第二,不懂成本控制。 做杯垫是因为成本和操作是我可以控制,一是有我自己的设计元素,有故事可讲;二是有情义,或许东西可能是一根鸿毛;三是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现在也成了公司的随手礼。 -创意《心经》作品- /初心就是喜欢/ 9号大喜:从设计师到一个公司的经营者,有什么感想吗?李冠林:并不是设计做得好就可以经营得好。设计师有几个成长的过程:第一个,能把设计做好;第二,能卖稿;第三,能做好设计能卖稿还能带领一个团队;如果能带领一个团队,还能经营多个团队同时进行多个项目,这又是到了另外一个阶段。可有的设计师只能做工作室,有的可以开公司,有的只愿意单干,并无好坏之分,但是一定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再做。 9号大喜:公司有怎么样的分享或者福利吗?李冠林:之前我们做了“写写画画下午茶”的活动,把我们写的那些东西在咖啡馆里义卖;每个月还会有手机摄影比赛,冠军奖金三百,分一二三名;还有集体生日会、读书分享会、每年定点的一次旅游、一些项目总结和分享……这些东西都是一直坚持在做的。 - 公司活动- 9号大喜:坚持这些的初心是什么呢? 李冠林:初心就是我们喜欢。比如2016年的“善意”展览,我们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邀请全国设计师、不同行业的人,甚至还有小孩来进行扇面的创作。然后将创作完的扇子收回公司进行义卖,钱捐给贵州一所1851年建成的小学。 9号大喜:聚少成多,“设计”也能出一些微薄之力。李冠林:我们永远等不到“以后有钱”,因为有钱的那一天不会认为自己有钱,当时、当刻、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善意”活动集到的善款可能只有几千块钱,但这就是代表我们设计师,就是代表我们当时、当下的能力。 - 善意- /设计与深圳/9号大喜:您觉得做设计师最需要的质素是什么?或者是在招聘当中最看重的点是什么?李冠林:这个要分。对于设计师,我觉得是要沉淀。天天泡在年鉴、设计论坛里,沉淀的仅仅是设计的表达形式而已。之前我看王受之编的《平面设计史》,发现任何一种形式在曾经的历史里都出现过,谁都不是原创。设计是可以嫁接的,可以把不同行业的东西结合起来,成为现阶段一些有趣的设计。 但是面试刚进来的设计师我会看重他们的态度和情怀。情怀是让设计师坚持下去、有品质的一种动力,生活阅历是让设计师可以把无聊的事情变有趣的一种因素。一个有生活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是有生命的。如果没有体验过生活,做出来的设计是干瘪的、炫技的,而炫技的东西不可能长久。 -改革开放30年海报展- 9号大喜:和当初刚来深圳的您相比,现在公司里的这些年轻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变化吗?李冠林:变化比较大,但是我们得接受每一代都会不一样。 现在小孩儿的使命感可能没那么强,坚韧程度没那么高。但是现在小孩儿的创意性思维比70、80年代的设计师好,破局的能力比那时候要强很多,这个创意性思路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9号大喜:您觉得深圳设计师的流动性大吗?李冠林:不止深圳,整个行业都大,但我们相对还好一点。设计本身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但是要做好,就得每一天都有进步。我们现在每天都得去接触新的东西,关注新的东西,不停地学习。 9号大喜:这几年您觉得深圳的设计行业有什么变化吗?李冠林:所有行业都这样讲,“今年生意很难做”, 但这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设计环境一定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设计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成本加高时,首先砍掉的开支就是形象和包装。毕竟对于营销来讲,设计只是营销环节中的一个营销手段而已。 - 三写贝占- /往回是为了向前/ 9号大喜:咱们现在聊回您个人,您现在听歌吗?听什么类型的歌呢?李冠林:什么都听。读书时代是从听周果果开始,摇滚乐是从魔岩三杰开始,后来又听林肯公园、电台司令。20岁左右接触比较广,像德国死亡的、塔克的也听。现在我听的偏静一点,喜欢古琴和古筝曲。 9号大喜:有去学习古琴或古筝吗?李冠林:古筝有学过,还在年会上即兴弹了一下。 我最近在想,西方人一生下来就玩几何、逻辑,中国设计师为什么可以和西方设计师放一个舞台去拼,不是形式感、逻辑的东西做的比他好,而是因为我们具备了中国的元素。搞摇滚的窦唯现在在吹笛子,想把传统和电子音乐结合在一起。我往回走并不是退后了,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本身,从而更好地往前走。 9号大喜:您现在可以推荐一些不错的书吗?什么类型的都可以。李冠林:推荐设计师至少人手一本王受之的《平面设计史》,要做这一行对这个是要有理解的。 逻辑方面,我最近在看《情感心理学》,很多心理面的东西是有潜在因素的。 9号大喜:最近有什么想做的事吗? 李冠林:我现在也加入了柴烧协会。在烧陶的过程中我会很安静,柴烧可以像做设计一样有企图心,但是它更像做人,可以努力,但成与不成是天定的,所以每个窑有窑德、有窑品。 - 柴烧收藏 - 9号大喜:在深圳工作觉得最孤单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或者您想到的那个画面是什么?李冠林:我从来没感觉到孤单,因为我总有事儿做。 真的要说孤单可能过年回家,之后父母送你去火车站,然后离开那一刻会觉得有点伤感,但是踏下火车的那一刻又斗志满满。深圳就是一个很有魔力的城市,呆久了特别想离开,但是离开不超过一个礼拜又特别想回来。不过这是针对在深圳呆了五年以上的人。 9号大喜:如果给您个机会,您会对25岁的自己说什么呢?李冠林:25岁那年我刚开公司,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倒是一点都不迷茫。如果真要说一句话就是——“25岁有一次买房的机会,不要犹豫,赶紧买了。”(笑) 9号大喜:最后,给刚毕业的设计师一些建议吧?李冠林:我特别怕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什么话想讲。我觉得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别做,就这么简单。我还是那句话,“水到渠成”,你那潭水积到一定程度了吗? -容一- -鼎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