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CDS一人一说】这个世界本该梦幻 —— 韩晖 个人简介韩晖 harry han锋巢国际 创始人 概念艺术家主题策规专家中国设计师沙龙CDS 理事清华控股人居集团文创研究所 主题研发部 总监 2016年福建贵安梦想城主题大景区主题概念总策划2014年山东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总策划2012年法国可罗米阿个人主题概念艺术展2009年重庆加勒比海 水世界主题公园主题研发总策划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2005大连金石滩《发现王国》主题公园主题植入总策划2004年日本STDIO4°C动画电影公司 动画电影导演 概念设计师2003年中央美院城市学院动画电影分镜客座讲师2002年山西太原干部管理学院动画系客座讲师2001年盐湖奥运会中体代表团吉祥物金奖获得者2001年研修于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1998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环境艺术专业 关于设计 ·您最早是如何接触设计的?又如何确定走上这设计条路?是否有什么标志性的故事和我们分享? 上帝的王子 我是设计师,但是更喜欢被称之为筑梦师。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动画片,当时感受太奇妙了。多年来一直认为,我的艺术启蒙是源自一个小小的好奇心——“动画片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动画片里面充满幻想的画面,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似乎超越了人类的终极梦想,所有梦想在里面都可以成真,绝了!简直就是上帝给人的脑袋上凿了一个洞,心跳声带动脑浆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新世界!(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从那个时候起就算是埋下了一颗热爱艺术的种子。 多年后,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又去了日本大学研修,后来参加工作。那个年头,中国没有动画专业,一直以来对它有着小小的好奇,充满向往,终于还是忍不住放弃了同样热爱的艺术工作,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 ,踏上了一条看似没谱,却充满无限期待的梦想之路,一切从头开始了。虽然这个行业并不是很赚钱,但却无比的幸福,因为是在梦想的路上。从学习动画开始步步升级,修形——原画设计——场景设计——造型设计——设计稿——脚本分镜设计——动画导演,也就是动画片职位最高级别,之后去了日本Studio4°C四度公司,就这样在动画领域一猛扎下就是十年。 虽然现在早已做了自己的公司,动画已经不是主要业务,也不再做具体的工作,但如果碰上有趣的工作项目,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因为有些过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多数人无法获得当中的幸福感。从事动画电影的经历为我今后的文创旅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锋巢国际在做的事儿,我们称之为《幻想工程》,做的事其实和电影从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拍电影,让你走进电影院,看别人的故事;一个是建造主题故事景区,走进真实幻境,体验着各种剧情的自己的故事。 日本的 Studio4°C四度公司,这是一个很牛逼巨拉风,艺术气质极其强烈的动画电影公司。在国际上和梦工场齐名,由于其画风独特被圈内大神誉为大神,小小的我能有幸和众神一起工作简直非常荣幸和幸福。这里讲个专业一点的趣事,以前传统动画加中间张都是用自动铅笔,这样线条会比较均匀,但是在这家公司,他们用2B铅笔和电动转笔器,这种线条能画均匀吗?我带着疑虑和森本晃斯导演交流,他说:“用这样的线条会有轻重的变化,就有生命感了”。他们从导演,执行导演、剪辑、动画、音乐导演,大家都以赋予生命力量的态度去做这个动画的!(惊了吧) - Studio4°C四度公司 — 田中荣子合影 - - Studio4°C四度公司 — 佐藤先生(右一)合影 - 在4°C高强度精密体制长期训练下使我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沉浸式高效创作”。即无论外界如何干扰,我依然安静如水地工作,极其高效地生产创意产品,灵感绝不是一拍脑袋一蹴而就,而是延绵不绝在过程中自然流淌而来。我追求的风格是极速和简单,像刀锋一样锋利,这就是一直以来创作的主题的终极奥义。我是筑梦师,我是上帝的儿子,上帝创造了人,创造了这个伟大的世界。筑梦师作为上帝的王子,本该对这个世界奉献更美的作品。艺术又是人对存在感的一种最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 工作照 - ·从刚开始的设计新手,成长到如今的设计前辈,回顾设计生涯,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 王者之冠 感触最深的算是山东欧乐堡梦幻世界主题乐园。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到对西方世界的思考,一张张草图到概念图到深化图到施工图节点图再到拔地而起,过程艰辛但是有趣,有意义、有价值。乐园与迪斯尼如何做到不一样,这是最初就要切入的思考点。不仅要求你对一个事物具有参透力,感悟力,同时又要有多角度的设计师视角的精准计算。设计师与艺术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设计师全部努力在于产品的个性。艺术家只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就好了。介于两者之间“轻艺术、泛娱乐”。 迪斯尼我们和你不一样!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娱乐,更加梦幻的世界是我们的使命。 在提案的三个名字中李总选了一个“欧乐堡”,欧洲女神就此诞生在华夏大地上。这与和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师林缨的作品《越战纪念碑》的艺术诉求是相反的,她是用美国大地上的一道伤痕来表达一份承载与记忆,而我用在中国的东方大地上竖立起一个王冠,表达王者,辉煌、梦幻、欢乐。 制作一个超级梦幻的大门景观,这个王冠大门同时也阐述了我们创造的世界观,一个梦幻世界的起始。大门长180米,高49米,蕴含了极其复杂的神秘符号,希望游客慢慢来破解其中的奥秘。 构图隐藏着暗线—— 上帝之眼,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它不仅仅是欧乐堡的一个符号,更是我献给东方大地的一个艺术作品。 - 王冠大门 - 当时没时间做深化图纸,那就我亲自上了,方案全在我脑子里,这是我本来的性格,自恋,深爱自己的作品,工作狂,极端主义者说的都是我,那个时候是11月份,天越来越冷,时间非常紧迫,每天6点起床,和43个工人兄弟爬高上低,被吊在49米高的高空,亲自上阵指挥,开始工人还比较听话,后来越来越冷,他们都开始躲着我。干活的时候人越来越少,吃饭的时候,突然人又冒出很多,看到这一个现象我也不吱声,偷偷地转到后面观察,结果发现他们全都躲在尖塔的背后抽烟聊天,于是被我严厉处理。 - 工作实拍 - 印象中工人形象都是硬汉,可是需要在塔尖上绘制图案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往上爬的!?于是我自己呼呼地爬上了最顶端,当时大姐夫在下面着急了说,“韩老师开什么玩笑!” 那时我没有安全意识,没有带安全绳索,是很不应该的。其实我也很怕高,只不过自恋自己的作品。后来这种行为感染了大伙儿,全部跟着我一起爬上了塔尖顶端,这一点,我很骄傲很自豪。 作为项目的总指挥,我吊在49米高的篮框里,拿着激光笔远程绘画,用步话机向工人喊话,“跟着我激光笔的曲线画啊”,远远地看着一堆小人,跟着激光点在移动,就这么一直在玩着命,幸福地工作着。 - 工作实拍 - 第一次做这么大的艺术工程,耗资两千多万,感谢李总给我施展自我的机会。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最后的效果如何,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当架子一层层落下,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一座恢宏壮观、神秘又遥远的建筑映入眼帘,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时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无法用语言描述。 感动、感恩、泪水、幸福 这个作品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我就是上帝的王子,我是来创造奇迹的神!无比奇妙,无比自豪。落成的那几天,好朋友参观我的作品时说:“这个建筑仿佛有一种有巨大的吸力,人不自觉地要被吸进里面”。 -山东欧乐堡 - ·您认为个性化设计与项目服务是矛盾的吗?艺术设计与商业行为,这二者又如何去权衡呢? 赋予作品性格 我认为是不矛盾的,个性一定不是自己的个性,要给商品赋予性格。 首先你应该是一个懂得性格的人,并且赋予别人性格的人,而不是你有性格的人。既然是做一个商业,应该让这个产品被赋予性格,而不是让这个产品符合你的性格。作为设计师,要知道性格安在谁身上。如果这个性格安在设计师本人身上的话,那就可以把设计师给卖出去了,但他又不卖自己,不是商品。 所以说,产品一定是要有个性,一定要有区别于别人不一样的个性。作为设计师不能一味地做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个性不是商业行为,或者可以选择做一个艺术家。 艺术与商业各具美感 只要是设计,都是具备艺术气质的。现在的时代已经过渡到了,产品除了满足基本的原始功能之外,还要有更加深刻、丰富的精神内核。第一阶段是产品功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让它更加美观,第三个阶段是一个更加高级的阶段,让它具有自己的性格和它的精神品质。 完全不矛盾,设计本身就是为商业服务的,商业也是以人为本的,任何违背人类生存规律的设计,都是会遭到社会的淘汰,设计与商业是各具有美感的。 ·您觉得是否有所谓“好的设计”的标准?您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什么要求? 大众认同才是一切 没有标准,因为任何一个设计的作品,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这就是原创性。好的设计的标准一定是让使用者,消费者、觉得方便好用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任何专家有权利去制定标准,这个标准是大众,是他们使用的满意度。 了解设计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作品诉求在哪里,以人为本,简约但有一定的内涵,这是设计最基础的要求。无论作品简单或复杂,都要有其精神内涵,有自己的精神气质,我不一味追求大众化设计作品,我的作品适合某一类人群,这些人跟我的理念相同,那就做到让喜欢我的人更喜欢我的作品就好。 - 法国可罗米阿个人主题概念艺术展- 关于作品与团队·在设计师和管理者,这二者身份转变中,您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一线将军 像在我们这样的创意型公司,我更欣赏的一个词—— “领导者”,愿意做个领头羊,用自身去影响整个团队,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打仗,我愿意做在一线作战的将军,而不是幕后的老板。我为设计师的身份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这是人们对我最高的评价。因为设计师和上帝一样,拥有创造世界之手,这是对设计师的美誉,是上帝的王子。作为管理者,我不喜欢固守成规的管理模式,在团队里面,我是能够影响和感染到他们,让大家自觉沉浸,投入到工作的快乐中去。如果不喜欢工作,只是僵硬,呆板、机械地做艺术创造的话是不太适合的。在团队中我更愿意做个领导者的角色,带领大家进入创造世界的设计师领域,在梦境与现实中雕琢作品。 ·创业之初的第一个项目,您还记得是怎么谈下来的吗? 专业与真诚是利器 主题乐园的第一个项目,当时有12家公司竞标,我们是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具备性格的作品打动了客户,脱颖而出。我们的意识已经开始往3A主题植入系统方向靠近,引入日本的3A系统理念后,就能更科学有效地管理,实施项目。作品的深度、厚度、国际化的优势打动了客户,因为我们是国际化培训出来第一批做概念艺术的人。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世界本该梦幻”设计理念,您是如何理解以及怎样将其贯彻在团队工作中的呢? 这个世界就是一部奇幻电影 人活在社会里,都在追求着幸福指数,这是作为人性是最基本的诉求。如果把人的社会行为看得太过严肃就会无趣,世界是丰富的多元化的形态,存在即是合理。这个世界本该梦幻,我相信有梦幻的社会体系存在,相信电影里的事情是真实的,最终我会在电影领域发展,我觉得我很适合这个工作,让世界变得更为梦幻。 这个世界本该梦幻是之前的提出来的观点,人嘛,活在世界上本来就很累,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幸福指数,这是基本诉求,作为人性的最底层。如果把人的社会行为看得过于严肃,我觉得“不太有趣”,所以世界应该是很丰富和多元的形态,包括宗教信仰,存在即是合理。“这个世界本该梦幻”,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非常刻板和教条,唯物主义者,我就说这个人很无趣,我宁愿相信一个梦想成真的世界存在,有巫师,魔法师,道家,佛家,有仙,有鬼,即使也许它们真的不存在,我觉得不枉此生。我曾经见过不明飞行物,白天鹅宾馆出现的UFO,这个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现在说起来,谁信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何不把这个世界变得更梦幻些呢,我适合这个工作。从本心上相信,世界本应有趣,不想做一个刻板、一味所谓追求真理的一个人,一个老头,要允许,认可奇特的状态的发生。人就是一部奇幻电影的主人公,千奇百味的人生路需要体验,各种牛鬼蛇神需要见识和接触,来到这个世界上才算真的好好活了一把。 ·您曾经是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和我们聊聊这段经历吧。 为名族与国家自豪 当时得知奥运会中国拥有主办权感到很兴奋,没想到自己能参与其中,和张艺谋导演及其团队共同参与的一个大型事件,觉得很光荣,也是人生中比较自豪的事情。我作为视觉展示团队参与其中,很多气氛图,概念稿,出自这个团队。作为参与者,怀着极大的热情用自己的技术与艺术感为中国崛起的盛事出了一些力。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体验,是集体的智慧,创意和实施的结果。现场流泪是很正常的,因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震撼,感动。 ·您曾任“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以及“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主题公园”、“大连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的总设计师,在主题公园领域,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这和平面设计有什么不同?可以分享一下您在这一领域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吗? 前沿+梦幻 主要是给乐园植入主题,以及IP知识产权研发和景观规划的概念设计。平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领域,在我的概念里平面也好,空间也好,它们是相通的。我们是多维立体,有平面,有空间,有虚拟的主人公形象,有具象的拔地而起的艺术建筑。多维度、跨界的,多团队的合作,我像电影导演一样进行把控,像做一个固态电影,只不过把电影的场景实现了,更像造梦师的概念,跟团队一起共同制造梦境,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可视可摸可玩,体验我们创造IP内容的核心。这是动态的,包括世界观的建设,故事的逻辑关系,运营体系,商业生态闭环系统,动态电影,真可谓是梦幻工程。 ·现在“IP”这个词语很是热门,用得好则妙,用得不好则亏,您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像孩子一样滋养、培育IP IP是这两年刚刚提出来的概念,以前大家也不知道这个事,但我在05年就开始做与之相关的事情。IP知识产权的研发是需要一个高智商团队。IP不拘泥于任何的一种形式,可能是虚拟的,实体的、一个故事、一个Flash动画或表情包。只要是在传播和受众中形成了影响力,IP的效应就产生了。 现在在做IP这个研发的工作,我们做的IP是某个领域的,工作是虚拟角色,总之要创造一个小的世界观里的一些人物和世界。去创造它,逐步展开对自己IP的培育。我们与日本Studio4°C四度公司的合作,也是想作为IP的创造大师们用知名的IP帮助大家。 用的好的,你让IP产生“商业美感”,不仅仅是企业得到效益,同时把IP当做一种手段传达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弘扬了一种正能量,赐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这个统统属于“商业美学”。 IP或者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商业的,它是商业的工具,营造IP,就是让商业更加盈利,这样才能赋予IP更多的活动,血脉、营养,它才能活得更好。真动物也好,假动物也好,不去滋养它,抚养它、喂它、培育它,它依然会死。IP是商业活动中必备的一环,它是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的命脉,拉动产品与人之间的纽带。 - 大连发现王国 - 关于生活状态 ·您是如何权衡设计和生活两者的关系的呢,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事呢? 分得开,所以更投入 设计和生活两者是要分开的。设计本身是工作状态,生活是很自然放松的状态。生活的形式很多样。扯远一点,生活和生存是两个概念。先有了生存的基础,才有生活的概念,丹麦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一条母狗”。(周星驰作品里面,最后的夕阳武士和朱茵嘲笑变成了悟空的至尊宝:“他好像一条狗啊”,寓意就是走入了生存与生活重合状态的人) 生存是为了生活。有些人则弄反了,则变成生活是为了生存,没有生活,只有生存。设计如果参与到了生存里面,这个状态是非常不对的。设计一定是工作状态,一定是你的事业,是要达到梦想的关键点。但生活不一样,吃饭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有一些人生探讨,又有一些轻松休闲。当然一定有互相影响的状态,比如说一个创作思路,可能在生活中不经意找到。因为作为一个设计师,一个设计动物,天生有这种本能,但不能天天生活就为了设计。设计一定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追求一种最简单,最短,最佳的捷径,绞尽脑汁将诉求科学地呈现。设计师是立体化、多维度地对事物进行分析,不是一时灵感,既有艺术家的灵感,还有科学家的严谨。 一位好莱坞的艺术家说过,“不是让你天马行空得表达所做的东西,而是给你一个狭窄的空间,你能做点什么?” 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设计是提出问题,这是设计师的基础素养,而后解决问题。生活中可以有一点点设计,比如和我女儿浪漫的约会,不能为了让女儿崇拜自己,给她灌输设计的概念,这样就很无趣了。生活是为了更放松,放松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工作,这样才能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人生就是一场寻找梦想的旅行。 ·设计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您平时如何积累创作的素材,汲取知识的呢? 内心住着小孩 平时准备一个小本儿,我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健忘,老年痴呆的先兆。有一些想法都是偶然蹦出来的,赶紧拿个本子记录一下,养成了这样一个专业习惯。手经常抽筋,画会儿画,手就稳了,已经成职业病了。 爱收集书,虽然书已经太多了,但总会遇到和梦幻有关的喜欢的书,作家,漫画家。 骨子里面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人,但却做一件最现实的事,确保植入的IP对主题公园的经营有价值。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个不现实的小孩,胡思乱想,甭管多大岁数,有时候还是很容易生气。很少人看见我生气的样子,只有特别亲近的人,才能看见本我,真我。 这个世界本来应该是一帮小孩玩的地方。太成熟,太大,可能是因为生存的压力,让自己变得不太天真,变得所谓的成熟。 每个人都应该展现真我,真我才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其实做IT’S TV,我就想打造这么一个氛围,一个平台。 这些有梦想追求,专业精神,人品正的人,一起交流,放出真我,抛弃本我。 真正的我是那个内心天马行空,非常不现实的小孩。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想聚集一帮志同道合,有艺术理想的人,一起待着,不见得有商业利益。 我和Water,Rober,语言不通,但是在一起创作手绘的时候,完全无障碍,这种创作状态很棒,通常是常人不能理解的。语言也是工具,建筑语言,音乐语言,我们之间是运用手绘语言,只有这帮人能够知道,懂彼此。 世界上最贵的是什么?是懂我。 旅游也是我感悟人生,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方式,别人去旅游看名胜古迹,我去旅游以睡觉为主,走到哪里睡到哪里。但我会去体验当地的氛围,环境,坐能做一整天,看过路的行人,体会他们的状态。只能坐一整天的原因还有一个,我和他们无法沟通。有一件事挺逗的事,每次出国,基本是一个人居多,去日本的时候,带了一个翻译,最后成我老婆了(哈哈)。一个人在外,有时候是客户把我“扔过去”的,订一张票,不让带助理,都是自己去考察。 有个习惯就是拍照,看见好的东西就拍一下,很多人觉得我有毛病,什么都拍,拍风景,人,甚至垃圾,这是设计师的通病。机会难得,可能此生再也不会去那个地方了,毕竟世界太大了,到一个地方就好好的体会,拍下一切的美,不留遗憾。 - 工作照 - ·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设计师,您认为应该如何自我深化?您有想要拓展的领域吗? 不断去充电 像充电一样,不能充一次管用一辈子。设计师永远在探索的过程中,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我想拓展的领域,不仅只是给主题乐园提供服务,还要培育自己的IP、产品、设计师品牌,包括一些潮牌。 自我深化就是交流,因为设计师研究领域不一样,空间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音乐家等,和他们交流就是充电,很多跨界的东西可以用。经常性的举办各种论坛,这都是充电,换脑,向别的设计师学习,这是自我深化的一个过程。 ·是否设想过今后如果离开了设计,最想去做的事是什么呢?向往着怎样的生活呢? 设计与我无法分离 不可能离开,设计师是上帝赐予你的一个礼物,这是身体的一部分,融入血液中。如果真的离开了,可能最向往的就是开个夜总会,过着美女如云的生活,(哈哈哈),这是开玩笑啦。更现实一点的,就是开个小“酒吧”或是个性的咖啡屋,跟很多不同知识结构的朋友交流,经常性的举办“酒绘”,即便是做了酒吧老板,还是要画画。 ·最近有在忙什么新项目吗? 最近在做个主题公园升级改造的项目,以及国外一个小岛的规划设计。 ·请为我们推荐一些您最近在看的书或电影~ 最近看的一本书叫《断舍离》作者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它阐述了一个追求幸福过程的方式,人们总是不舍弃一些东西,比如记忆、旧的物件,堆砌到最后,有些东西就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拖累自己没有更大空间接纳更多新鲜的东西,所以要“定期清仓”,让自己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接受幸福。 这是《断舍离》最基本的含义,中国的“舍得”也阐述过这个问题,但这本书用更通俗易懂的新视角,阐述人追求幸福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趣。 我家楼下是电影院,去公司的路上经过电影院,就随机地看电影。有些时段确实没人,经常就是我一个人包场。 我喜欢推荐的电影基本都是积极美好的,比较叫好的大众电影就不多说了,像《疯狂动物城》和《爱宠大机密》,这都是在我的领域里面,水准比较高的,大众也比较喜欢的。 给大家推荐几部艺术风格比较强的电影,比方《海洋之歌》,4℃公司的《恶童》和最新的《UTOPA》,依然沿袭它一贯作风,风格多变但气质不变,追求探索式的风格,其公司本身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并不完全迎合市场。 《海洋之歌》这个片子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是个纯平面的电影,形式感非常强,大量运用到了黄金分割、对称,还有符号。让人觉得电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电影可以有很多的风格。《海洋之歌》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人群接受,但它对艺术电影的贡献很大,在平面风格化,装饰化的电影领域填补了一块空白。 艺术家也好,设计师也好,如果能用自己的一生创造出一种形式,丰富艺术之林。这种风格得到了认可,那么这是所有设计师,艺术家追求的一个完美结局。《海洋之歌》就填补了这样一个空白,不论是3D 大视效还是动画电影,电影的形式就是取悦于人的视觉,起到让人放松娱乐的作用。如果能让人产生重新去电影院进行再次体验的效果,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形式感、形式符号植入到大脑里面,留下很长时间的记忆痕迹,它就是大获成功了,这才是一个变革者应该做的事情。随着时间会被遗忘的,无法成为经典,能成为经典的就那么几部,比方,《狮子王》,《玩具总动员》,从2D到3D的变革。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设计师,要做变革者,而不是一个使用者和应用者。 我还要介绍一下新海诚,他的一部新电影名为《你的名字》。很多喜欢日漫的人会认识他,他的位置是下一位宫崎骏。从今年,他在日本的位置一跃达到宫崎骏的高度。新海诚原来是一个人做电影,现在有了团队,唯美的画面,散文诗一样的结构,这是别人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如果用形象来比喻,新海诚是一位诗人;4℃公司更像一个爵士艺术家,像披头士,很另类超前;迪士尼更像个大哥大;梦工厂则是一个有梦想的大叔;宫崎骏更像一个慈祥的哲学家。我觉得动漫艺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团队完成,但它仍需要一个人做主张。工作虽苦虽累,但是我没有浪费时间,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这些工作最后也有可能变得伟大。 - 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 -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查看全部案例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 酒类
  • 食品
  • 茶叶
  • 保健品
  • 化妆品
  • 其他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做包装直接找总监谈

总监一对一免费咨询与策划

咨询总监: 18320788524


郑重承诺保证您的隐私安全,请放心填写

五岭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知名包装公司 粤ICP备20066463号
厨具包装设计 壮族结婚礼盒包装设计 厨具彩盒设计费用 包装设计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