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明光酒包装设计公司_国外知名包装设计公司
小9听闻北京迎来初雪,而美腻的故宫又为我们带来出了一组高颜值硬照。被初雪覆盖了的故宫,真是仙的不要不要滴。 看着这落雪之景,小9真是无比羡慕与激动,羡慕的是身在南方的小9看不到雪景,激动的是故宫真是美死了!当故宫早已不是那个禁城后,有关它的设计也是扑面而来哈! ★故宫接地气了 原本让人觉得高大上的故宫,在年初的一部纪录片里接起了地气。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三集纪录片,播出之后迅速走红网络,在B站获得了极高的人气,点击量近200万,豆瓣评分高达9.4分。 它为大家展示了修复师修文物时的投入、专注以及日常生活。镜头下,大师们气定神闲,举重若轻地对价值不菲的文物上下其手,千百岁的老文物,被他们的手抚触、修复、完善,最后重获青春。看完之后小9都有一股去故宫当修复师小跟班的冲动。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就在群众们津津乐道意犹未尽时,好消息传来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要来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海报设计- 海报分别以6件国宝级珍贵文物为背景,分别是:元代“剔红水仙花纹图盘”、明代“边景昭 竹鹤图轴”、清代“黑色绸绣菊花双蝶图竹柄团扇”、清晚期“掐丝珐琅万寿无疆中碗”、明代“自在观音像”、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缩小的修复师身影镶嵌在文物残损处,寓意“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和修身哲学。经过设计师的巧思构图,修复师的身影巧妙的安置在画面中的文物上,若隐若现,画面形神兼备。 ★故宫卖萌也有一手 其实故宫接地气也不是今年才有的,早在之前,故宫就已经开始卖萌了!恩,想必大家都知道台北故宫曾经一款有爆红的“朕知道了”纸胶带↓↓↓ 于是这股风气把原本一本正经的“有关部门”好像被一群疯子攻占了,故宫博物院出了许多魔性设计。 ●历史人物大卖萌 ●文创产品萌萌哒 陶佣雨伞 故宫日历 故宫饮食手记 故宫笔记 花鸟图册台历 十二美人图挂历 ★其实故宫很正经——匠人精神 尽管故宫出了这些紧跟潮流的不正经的产品,但实际上故宫依旧庄严正经。《我在故宫修文物》看似接地气,但实则在传达着正经的故宫精气神——匠人精神。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某种娴熟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蕴藏在技能背后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种“工匠精神”其实是故宫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代代“故宫人”积累和传承下来的。 我们常常叹服日本的职人精神,感慨德国的严谨和敬业,却不曾想到我们的国家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德艺双馨,收徒授技,用一生守护着故宫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存,辈辈传承、代代年轻。 ▲王津16岁进入故宫,跟着老师傅学艺,39年没有搬过家。在展馆中看到自己20岁时修过的钟表,也会觉得恍如隔世。 ▲临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女士,一幅作品完成时间跨度近十年,从黑发到白发,也让人看到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 ▲中央美院毕业的孔艳菊,曾经也想走创作的道路,却因为这份职业,放弃了作为艺术创作的自我表达。 在故宫博物院,像这些文物修复师一样,年复一年为保护故宫古建筑和文物藏品而默默付出的“故宫人”还有很多。也正是有这样一群人,让悠远的历史文物被拉近到伸手可触的眼前,展现一个年轻的故宫。 故宫的美丽毋庸置疑,它所蕴含的设计元素亦是丰富多彩,让我们秉承《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传达的故宫匠人精神,对设计潜心修行吧。北方的9友们有福可以去故宫,南方的9友也不用担心,咱们也有一批值得去观摩的博物馆哦~ ★博物馆番外篇:热闹的各地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梁思成参与设计 南博始建于民国,由蔡元培提出创建,设计师徐敬直设计,后由梁思成修改,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虽说是仿造古代宫殿而建,却是中西合璧。大殿前长方形的开阔绿地和水池,有欧洲皇宫后花园的即视感。 二期修建的新馆古典与现代结合。石头外墙与玻璃结合,既考虑了博物馆应有的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建筑理念重视的自然采光。屋顶的金属结构,呈木质感,保留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特色 ,与大殿的古典不算违和。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设计 苏博的受欢迎,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贝聿铭设计的新馆。苏博坐落于姑苏老城。苏州老城区保留了历史风貌,均是白墙黑瓦的房子,且有严格的限高。贝聿铭设计的新馆综合考虑了周边的风貌,采用了相似的白墙黑瓦,高度不超过老城别的建筑。 屋顶的天际线采用古典建筑的卷棚,整个场馆呈环状,三面相连。而不相连的部分,通过院子池塘上的桥交汇,与苏州园林的通透一脉相承。通透也通过屋顶和白墙上开的窗户体现,又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又能让里面的人移步换景,还能让外面的人感受到通透。一个简单的设计,有很多阅读理解的内涵。 被建筑环绕的院落是游人坐着吹风休息的地方。亭台、池塘、小桥、假山,应有尽有。环绕着池塘的建筑倒影在水中,虽说没有传统园林里的那种精巧,倒也有完美的对称,彰显现代几何艺术。 ●上海博物馆——洪荒之力的设计 上博是一幢方形基座和圆形上层组成的大楼,设计师邢同和取“天圆地方”之意,将宇宙发展浓缩在这一幢楼里,是真正有洪荒之力的宏大。而整幢楼的全貌像是商朝的青铜礼器,看起来很稳重。建筑表面的玻璃区域,映出周围的高楼大厦,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时代碰撞。 上博内部设计也值得一提,弧形的楼梯和接待柜台,有古典园林风的曲径通幽之感。建筑天花板正中心开了穹顶。这是一种西方设计,但是给整栋楼的提供了很好的光线,并且意外符合设计理念,仿佛真的置身于宇宙之中。上下扶梯交错,充满了未来主义的科技动感。 ●四川博物院——囧字脸大楼 川博位于成都。从正面看,有些像囧字脸,给人很萌的感觉。当然,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应该是古代庙宇。结合玻璃墙上的密集柱子,整体看便是古时巴蜀地区常见的穿斗结构建筑,地域性的体现匠心独具。 ●湖南省博物馆——门口一个大公园 湖南省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将工业风与古典结合,下方的栏杆,就像是cosplay了故宫。而大门与博物馆之间有很大的公共空间,有公园的功能,给博物馆传播文化的严肃功能带来一些休闲元素。 再过5年故宫就迎来600大寿了,这磨人的老妖精,不管是给我们升仙般的美景,还是下凡接地气与人们打成一片,小9都希望它能够永葆活力,与它的博物院小伙伴们给设计师带来更多设计惊喜! (采编源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