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酒包装设计公司_中国十大品牌营销机构
我整理了一下关于学习字体设计上的问题,大概分为三个问题。我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有不足或者偏差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修正。以下问题仅代表我个人观点。问题大概分为三个:1、想学习字体设计,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初学字体设计的设计师)2、在字体设计中遇到困惑、瓶颈,怀疑自己还要不要坚持做下去。(工作1-2年的设计师)3、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字体设计的方式方法。(正在字体设计道路上学习的设计师)首先我要分享的是我的设计十六字“理性分析、感性设计;热爱生活、学会生活”1、我想对“初学字体设计的设计师们” 说:“与其研究字体设计的变形和字体效果,不如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掌握字体的结构。先研究根,再学习术。”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的基础,把一个字单独放大其本身结构也就是平面构成。汉字的轮廓形似方块,但是由于笔画的不同,字体轮廓的形状也就会呈现不同的平面结构,视觉的平衡上也会有偏差。所以我建议初学字体设计的设计师,要从基础做起。我个人的方法是“临摹”。我说的临摹不是去临摹别人的字体作品,而是临摹基础字体,比如常规的黑体和宋体,先去了解不同字体的属性,再考虑字体给人的感受。然后在临摹的过程中去掌握字体结构、正负空间和字体笔画特点,同时,还会发现不同的笔画带来不同的视觉关系。在属性上我大致把字体分为三类:文本类(黑体、宋体),综艺类(在黑体、宋体上演变的标题类字体)、书法类(行书、楷书等)。说到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经历,我在上大学之前,从事一项跟字体有关的工作——墙体广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是在墙上用涂料写大字,不是那种随意写的,而是符合品牌形象写的广告标语。我认为这是中国最接地气的涂鸦,在公路两侧随时可以看到,宣传效果简单、直接。我写过最大的字是2平方米的综艺体,从那时起,我对不同的字体结构有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到后来学习字体设计时,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建议大家先掌握字体基础,再考虑字体变形。有毛笔书法基础的朋友,在字体设计上稍占一些优势,我个人观点:老祖宗留下来的毛笔书法是字体设计的根,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再厉害的字体设计师,如果不懂得毛笔书法,亦是有形无神。有毛笔书法基础的朋友可以临摹行、楷、隶书。临摹的目的不是临摹有多像,而是在过程中去领悟和观察字体。虽然有些枯燥但是能夯实平面设计的基础。字体设计的精髓本身就在于开拓思维和夯实平面设计基础。做字体设计的过程是思维开拓的过程,将idea融入到字体结构里,使字体注入新的生命;同时,在研究设计的过程中是对平面设计的基础练习。2、我想对“工作1-2年的设计师们” 说:“瓶颈总会有的,它见证着你之前的积累和即将发生的蜕变,淡定些,勇敢面对。”与其怀疑自己,不如主动去寻求创作的来源。创作的来源一个是生活,另一个是对专业的热爱。热爱生活的人,能够体会生活中的细节,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或者感受,由此转化出一些奇思妙想,最后通过字体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还有就是对专业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由心而发,就像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心潮澎湃、情不自禁。遇到瓶颈时,最好是能多去一些地方看看,每个环境都会给设计师带来不同的感受,将这些感受凝聚成素材,在不同的设计方向上得以应用。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在网上的设计平台海量浏览,一种是带着探索的心态去看,另一种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去发现。同时不要随意调侃别人的作品,毕竟所有的作品都有值得去学习的地方。3、我想对“正在字体设计道路上学习的设计师” 说:“不要为了做字体而做字体,字体变形的过程除了夯实平面基础,还可以拓展创意思维。”分享一个我练习思维扩展的方法:“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大家应该很熟悉,在创作的过程中,人多的时候可以头脑风暴,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画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文字和图形这两种形式,具体工作中也可以合二为一,图文结合。举个例子:我前一段时间做了一次字体研究《中国·面字体设计》,先是从面的种类发散联想,同时提炼各种面的外形特征,然后解析“面”字的结构,最后将各种面提炼的特征跟“面”字进行平面融合(过程中反复调试、甄选,在不破坏字体识别性的基础上赋予字体新的视觉含义)。像是这样的思维拓展练习,我经常应用在项目方案中,一个品牌建立的项目,不管是从策略分析还是图形联想上都很实用。也许很多人也在用这个方法,也许很多人有这个方法的升级版,希望大家分享一下,让更多的设计师得到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拓展思维工具。我分享的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和经验,有些表述可能还不到位,希望朋友们、前辈们前来补充、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