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家酒包装设计公司_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华人原创设计势力正以势不可挡的不断涌现,成为全球设计行业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新的一年,视觉潮流也在变化。致力于为中国原创发声,一年一帖“听大咖说原创”,今年有幸邀请到30位大咖对113件2017年优秀原创作品进行逐一点评,涵盖品牌、字体、文创、包装、海报、插画、导视等多种类别。除精辟点评外,本篇为大家放送1983ASIA、邓雄波、贺冰凇、厉致谦、潘虎、仇寅、曲闵民、宿艺、严永亮、叶智峰、岳昕诸位老师,解读2017年华人设计风格及提供些许2018年趋势创作思路预测~【30位大咖点评回顾,点击以下标题即可】听大咖说原创 - 上篇:品牌+标志+包装+海报听大咖说原创 - 下篇:字体+插画+书籍+文创+导视/2018年设计趋势预测/▼更恰当/更深入/更清晰-一、颜值只为销售面对逐渐成熟的中国大众消费市场以及这个市场对于产品设计的更多需求,品牌设计师应调整自身的状态和位置,从原有的产品形象设计人转变为品牌专家或品牌医生。在项目品牌的市场地位和价值上发力,打造品牌在市场营销环境中最为恰当的面貌,对品牌的市场形象和形象带来的营销成败负责。二、创造真实的中国品牌形象2018年中国品牌形象会跨越中国元素符号化阶段,“祥云”、“如意”和“中国结”不再成为今天的品牌设计元素内容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和设计过程中的中国方式的思考。三、市场期待视觉语言清晰的画面设计师的主观好恶必须服从于视觉语言的表达需求,商家的产品信息传递要建立在有序的视觉语言表达过程中,否则,进入人们大脑中的信息也会是无序和混乱的。▼从横向往纵向转变-近几年来,亚洲设计逐渐从“被影响”转变成“自我思辨”,这是进步的象征。源于西方的DESIGN一词,以及像“less is more”等的设计教条将面临更多的冲击,人们更希望从设计中找寻一份群体的共鸣,一种情绪的拨动。设计不再被粗暴的划分为东方的或西方的,而少数族群文化也开始被重视。我们相信在未来品牌设计更将注重个体形象的塑造,通过设计挖掘适合品牌自身的魅力所在,而不再是一味的所谓“国际,时尚,年轻,潮流“等等概括性的模糊形象出现。随着商业发展的蓬勃,牵动设计、社会逐渐迈向成熟。人们亦将脱离基础简单的“功能主义”,对“美”的感知会越发敏锐,同时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是一个从横向往纵向发展的转变,这意味着人群将以不同的文化审美被细分;接下来将会有更多有意思而又不同的设计观念被提出。开放的国际视野,谦卑的心态,多元混合的设计思维,对主题更深度的挖掘及展示能力等综合素质会让设计师在未来的“品牌”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设计是拉开产品差异化的关键-2017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与艺术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客观的来说我认为2017乃至未来的设计风格应该是呈现出更多元的形态。随着艺术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的自我意识复苏,原来的小众文化艺术将会更大量的进入大众的审美视线。也很难出现某种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其实正是设计对人性与个性的尊重与表现。2017年中国电影海报有着极大的进步,艺术与设计与市场大的外部环境最为紧密相关。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影海报设计摆脱了好莱坞海报的原先固有商业模式的影响,出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视觉风格。设计更加多元的同时,制作也更加精良,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一脉独特的视觉思路。2018年趋势创作思路:设计是拉开产品差异化的关键,尤其是在4.0时代,一个产品的快速崛起与消亡,不过淼淼一瞬,购物者不总有时间去研究每一个产品细节。一个干净明了的设计,并可以传达基本信息,使产品闪亮并使用简单,是必须的。▼不要一味“硬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设计师,我认为我们骨子里都还是会在作品中去运用到自己民族或者国度的文化作为培育我们作品的基础。而真的是越运用,越发现自己对自身文化认知上的不足。所以,未来的设计工作生涯中,我也将还是会以不断探寻本国文化如何在设计上的运用作为核心思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并非一味的倡导所有的一切对象,都要强制赋予民族文化。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应用,而非“硬用”。商业设计,毕竟还是有着他的商业目的,如果一味“硬用”,也只怕是弄巧成拙。对于品牌的理解,我认为他更多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体现。为何选择A而不选择B,那是因为A代表了我这一类人的想法,他在平日的宣传中,说了我们想说的话。如同大脑和内心一样,是需要用心体会的东西。而字体、包装、插画、海报等等的事物,其实更多是组成我对这个品牌认知的点点滴滴。为何有的品牌让你觉得土味浓郁,有的却那么的清新自然,源于他将可视化的一切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融化于我们生活之中,而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想起个品牌,又会第一时间的想到他过往所提供的所有美好。因为凌云创意更多还是专注于品牌包装这一块,也就这个方面我们可能稍微多说一些。首先,包装的主旋律一定还是“环保可持续”。相信海洋垃圾那一段触目惊心的视频让大家记忆犹新,虽不说传统材料会立刻退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今后更少的使用自不必说,并且新型环保材料的运用和研发也一定是刻不容缓的。伴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媒体的普及,美盲也会逐渐减少,而国内势必也会出现更多拥有实力和才能去让更多国货更加耀眼夺目的设计公司或者团队。另外,“包装不单单是一件外衣”这样的观念,也会愈发明显起来,功能性上的,使用优越性上的注意事项,也会成为设计方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从当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赛事中,中国人的亮相,也可以得知一二。最后,还想说的就是,设计,是一件去创造快乐和舒适的工作,而作为工作本身的执行者,设计师还是需要更多的学会调节自身和成长自身,以求可以有更宽广的格局和视野去做这项工作,谢谢。/2018年字体设计预测趋势/▼书法与设计结合-书法与设计结合。精致乃至极致。这恐怕也是近几年不变的吧!▼传统文化回归-2017年华人设计风格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书法字体的应用越来越多,是值得称道的事情。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体现了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同时可以引导大众对母体文化的认同,更好地推动2018年的设计方向。▼知识结构首要升级-近年来字体设计的热潮让很多平面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开始注重对于文字的设计。然而基本功不扎实也是通病:对汉字的结构尚能把握,但对匹配的西文字母普遍无从下手。此外,对于字体设计、字标设计、书法艺术与书法设计的概念,也存在着普遍混淆。好在已经有不少优秀设计案例的涌现,设计升级,设计师的知识结构需要首先升级。/2018年书籍设计预测趋势/▼通过设计引导阅读-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急剧扩展,生活的节奏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求快求变的时代,读者对于书籍的需求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也许未来不只是单纯的一个封面美化工作而已,设计师应该更像一个视觉编辑,通过设计引导阅读,利用各种视觉手段,使读者得到视觉的快感之外还能获得其他东西。/2018年插画设计预测趋势/▼“唤想家”-做设计师的谈“设计”最多,也愿意谈“设计”,不论悲喜,但“设计”却似乎从没被说清楚过,“设计”可以只是一个有所指向的符号或者代码,也可以漫无边际的扩张下去,裂变出很多可能,让人惶惑。而生当为人,又要习惯性的建立对万物万事的认知,主观的给世间下个定义,这样才能让人类的认知传播下去,所以很多时候“设计”本身并不是我们已知的那样,不管你是初入还是精深,不过因“人”而异罢了。所以设计也好,创作也好,因“人”而异,用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的认知方式来让部分人群产生某种共鸣,产生某种欲望,并让其愿意为此有所付出,不论付出的是什么......我想设计或创作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当下的设计不仅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感动的问题,设计师不是“卖画”,应该是一个“唤想家”,用自己的思想唤醒别人的思想,同时能给世界带来小小的惊喜和便利。▼风格独特更受欢迎-这几年来商业广告或者各种物料包装,还有品牌的建立,都越来越离不开插画,从各大网站首页上看到的插画比例就知道了,这是一件好事情,插画的时代来临了。以往做设计做插画,都需要各种上网抠素材抠模板抠参考,品牌VI设计更是很少用到插画,做出来的东西总是欠点灵气。现在客户对风格独特的插画需求越来越大,插画容易表达调性,更容易抢眼球,更容易表达创意,这是优势所在。但是越往后,普通的插画就会显得不足,有自己独特风格很难复制的插画师会越来越受欢迎。而所谓趋势,其实插画设计没什么趋势,就算有段时间某个风格比较盛行,可能就是某一个跳出来的插画师所带领出来的,所以非常期待各位插画师2018年继续各显神通,多创作出更好的插画吧。/2018年包装设计预测趋势/▼以更美的方式解决问题-常常感慨,我们这批设计师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这个跨度最大的年代。我们正在面临的是产能过剩,和产能过剩背后的审美的世俗和扭曲。然而我们终于可以欣喜的看到,站在这个时代风口浪尖的Jobs、Musk、Zuckerberg这样“产品人”,带动着全球“产品人”的不断涌现。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设计师们最好的“伙伴”。17年,中国的设计师正在逐渐脱离模式化的工厂设计,更加关注于商品本身,追寻设计的本质化—--以一种更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国际大奖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可以看见,中国设计正在崛起。今年份的“听大咖说原创”正式结束啦,感谢收看,2019年再会~